眼外肌:近视背后的 “隐藏推手”,远比你想象得关系大!

娄继英医生 发布于2025-01-02 18:56 阅读量141

本文转载自快乐的小智

    在探讨近视成因时,我们往往聚焦于用眼习惯、电子设备使用时长,却容易忽略眼部一个关键因素 —— 眼外肌。今天,就来深挖眼外肌与近视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发自160App

          眼外肌,眼球近视的保护着

    眼外肌共有六条,分别是四条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和两条斜肌(上斜肌、下斜肌),它们如同精密的绳索,从眼眶深处连接到眼球表面,操控眼球灵活转动,让我们能轻松扫视世界、聚焦目标。日常阅读时,眼睛逐行移动;观看体育赛事,眼球快速追踪运动员身影,这背后都是眼外肌默契配合、精准发力,时刻微调眼球位置与方向,保障视觉信息持续流畅输入。

            眼外肌紧张,近视的导火索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比如孩子连续数小时伏案写作业、成年人紧盯电脑屏幕处理工作,眼外肌就会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以内直肌为例,看近处时它需强力收缩使眼球向内转,长期如此,肌肉疲劳紧绷,如同一直拉紧的弹簧失去弹性。这种紧张不仅自身耗能产生代谢废物堆积,刺激眼部神经,引发酸胀不适;更关键的是,它会机械性压迫眼球,改变眼球壁受力,促使眼轴逐渐拉长。眼轴每拉长 1mm,近视度数约增加 300 度,眼外肌紧张就这样悄然推动着近视发展。

          眼外肌失衡---视觉“歪路”的开端

    六条眼外肌力量均衡,眼球运动才能协调平稳。一旦失衡,问题接踵而至。如某条肌肉因受伤、炎症或不良用眼姿势(歪头视物、侧身读写)过度使用,相对力量变强,眼球就会被牵拉偏斜。为看清物体,大脑会强迫双眼视觉融合,这额外的调节负担令睫状肌(负责调节晶状体曲度)与眼外肌联动紊乱。睫状肌频繁痉挛,晶状体变凸难以复原,屈光状态改变,近视便趁虚而入,还可能伴随斜视、复视等复杂视觉障碍,严重干扰正常生活学习。

              锻炼眼外肌,给近视踩刹车

      知晓关联,预防干预就有方向。工作学习间隙,试试 “眼球操”:双眼顺时针、逆时针缓慢转动各 10 圈,再上下、左右扫视,激活眼外肌活力,促进血液循环带走代谢废物,缓解紧张。远眺也是妙法,定时起身望向远处 5 米外目标 3 - 5 分钟,让眼外肌在松弛状态下辅助眼球恢复自然形态,平衡受力,阻止眼轴异常增长。日常保持端正坐姿,头部正直、双眼平视书本电脑,确保眼外肌均衡发力,为清晰视力筑牢根基。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的调节功能异常或者融合功能异常,外隐斜或者间歇性外斜视,那么就一定要进行合理准确的视功能训练,让眼睛的肌肉活动自如,真正做到给近视踩刹车!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