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视功能检查结果

娄继英医生 发布于2024-09-21 20:08 阅读量446

本文转载自眼视光小技巧

                调节功能检查

  眼睛的调节,是我们能够清晰观看近处物体并适应不同距离视觉需求的关键机制。比如像相机的调焦功能,是通过变焦使得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在眼底形成清晰的物体,当我们调节能力异常时,则不能形成清晰的物体,伴有视疲劳、看远或看近困难、从而导致近视加深,不利于青少年近视防控。

  以下几项检查可以判断调节力是否存在问题。

1  NRA(负相对调节)

正常值:+1.75D~+2.50D

NRA是指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用减少调节的能力。NRA的数值反应的是晶状体调节放松的能力,数值越小说明调节不能放松、调节痉挛或过度、集合不足,当大于+2.50D时,会出现屈光过矫。

2  PRA(正相对调节)

正常值:-1.75D~-2.50D(越多越好)

PRA是指在集合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眼睛能够增加的最大调节力量。低于正常值表示调节储备不够,表示调节不能持久,容易视疲劳,导致青少年容易近视加快。

3  BCC(调节反应)

正常值:+0.25D~+0.75D

BCC是指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调节反应情况。测量中注意测得负值为调节超前,正值为调节滞后,滞后量不得超于+1.00D。

4  AMP(调节幅度)

正常值:最小调节幅度=15-0.25(0.25*年龄)

AMP是指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的屈光力之差,也称为绝对调节力或最大调节力。

5    调节灵敏度

正常值:单眼≥11cpm,双眼≥8cpm(周期每分钟)

单眼调节灵敏度主要反映眼睛的调节功能状况,双眼则能反映眼睛的调节功能和集合功能相互作用的情况。

在检查中负镜通过困难表示调节紧张能力不够,正镜通过困难表示调节无法放松,正负镜都通过困难说明调节灵敏度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