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中的异类——旁中心注视

娄继英医生 发布于2024-07-16 19:31 阅读量1722

本文转载自terry视光笔记

      弱视作为一种常见的视觉功能障碍,是导致儿童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弱视根据成因,主要分为行觉剥夺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四种。若从注视性质来分类,又可分为中心注视性弱视和旁中心注视性弱视。如果说弱视一种严重的视觉问题,那么旁中心注视就可以称为严重问题中的严重问题。




图片发自160App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富含视锥细胞,是人眼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我们平时说的视力就是指黄斑中心凹视力。越偏离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密度越小,视力也就越差;若偏离达到5°,则视力就会低于0.1。所以,旁中心注视,一般都为重度弱视,且较其他弱视类型的训练难度更高。

注:黄斑的两种功能:①视觉功能,作为注视物体的中心,②定位功能,作为单眼的定位中心。




图片发自160App

      旁中心注视主要存在于斜视性弱视之中。在眼位偏斜后,人眼会产生混淆视和复视的视觉干扰,发生定位机制紊乱;机体为适应这种紊乱,则会产生一系列代偿变化来消除这种干扰,最为常见的代偿方式就是抑制。

      当发生抑制时,视力虽然下降,但定位功能未改变,仍为黄斑中心注视;当抑制逐渐加深,黄斑部视功能甚至低于黄斑周围时,可能把定位中心移至黄斑周围,即虽遮盖健眼也不再用黄斑中心凹注视,而是改用黄斑外一点作为注视点称为旁中心注视。




图片发自160App

        旁中心注视是一种单眼现象,容易和异常视网膜对应混淆。二者虽常合并出现,但异常视网膜对应是一种双眼现象,是指注视眼黄斑部与斜视眼黄斑部以外的视网膜成分重新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替代了之前单眼黄斑部与对侧眼黄斑部的正常对应关系,是以双眼同时使用为前提,例如在遮盖时,单眼注视可以仍为正常的黄斑中心注视。



    旁中心注视既是弱视中的异类,又是一种顽疾。传统的弱视训练方法,如遮盖健眼和视觉刺激,不仅对旁中心注视效果差,反而会加固旁中心注视性质,增加后期训练的难度。故,弱视训练前首先要明确注视性质,针对旁中心注视则要先纠正注视性质,简称纠旁。只有将注视性质改为中心注视之后,方可采用传统弱视训练手段。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