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中,由于视觉系统不成熟,斜视可能导致弱视和永久性视力损失。弱视的患病率为2%~5%,而斜视就是弱视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斜视导致视力下降是由于眼球发生了偏位,双眼视轴不平行外界信息达不到视网膜的对应点上,患者就会形成复视。为克服这种视觉现象,视皮层神经元以注视眼的视觉信号输入为主导,对非注视眼的影响性降低,从而产生抑制,换句话说大脑会将一只眼产生的像抑制掉,即“视而不见”。抑制现象作为一种避免重影和视觉混淆的手段,久而久之,当眼位的偏斜呈恒定性且不能交替时,斜视性弱视就发生了。一些斜视儿童还会发展成偏心注视,即使用非中心凹区域的视网膜中心注视,往往视力会低于0.1,并且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
在视觉系统已经发育成熟后发生的斜视,一般情况下对视力影响不大。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斜视矫正手术对视力是没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手术操作本身既不会提高矫正视力,也不会降低矫正视力。
双眼视觉分为三级:一级为同时知觉,二级为融合,三级为立体视觉。双眼视觉的产生需要知觉、运动和中枢多个方面的配合。视网膜对应感觉融合和运动融合对于双眼单视觉的发育非常重要。具有正常视网膜对应的眼睛是产生双眼单视的基础。当斜视发生时,由于无法使用运动融合来维持正位,从而导致感觉融合或双眼单视觉的破坏,产生抑制,进而影响双眼视觉。当眼睛无法通过感觉和运动融合一起工作时,会发生异常视网膜对应。只能建立粗略的双眼视觉。斜视的类型、发生年龄、持续时间、治疗早晚,对于双眼视觉的影响不同。
总的来说,若斜视发生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则对双眼视觉发育的破坏较大。如果在视觉可塑期内及时矫正,仍可恢复一定的双眼视,甚至获得接近正常的双眼视功能,但如果过了视觉发育可塑期,即使手术矫正了眼位,之前没有发育的双眼视觉功能,也很难建立起来,甚至无法恢复功能,只能改善外观。不同类型的斜视对立体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