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眼镜是否常戴,戴什么样的眼镜能够延缓近视进展?

娄继英医生 发布于2024-06-11 14:16 阅读量456

本文转载自terry视光笔记

      江湖上一直有一个传说“眼镜不能戴,能不戴就不戴,能少戴就不常戴,眼镜戴上了度数蹭蹭涨的飞快!”,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近视防控,要不要配戴眼镜?眼镜在近视防控中到底重不重要?关于这个问题,小编简单谈下自己的看法。

A:近视戴眼镜会越戴越深,真的吗?

这是最常见的,也是害人不浅的的认知误区。

逻辑①:在戴眼镜之前就查出近视度数了,眼睛此时已无法清晰看远处,所以近视度数并不是戴眼镜之后戴出来的;逻辑②:近视是眼轴、角膜曲率、晶体屈光力等眼部结构参数改变导致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最为常见原因就是眼轴过长,也就是眼球前后径的长度变化所致,是眼球内部结构问题,与外在的眼镜佩戴无关;逻辑③: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近距离用眼强度过大等用眼习惯有直接的关系,此用眼习惯并不会因为佩戴眼镜而发生改变,没有注意用眼习惯的改善,反而把近视增长的锅甩在眼镜头上,不正确;逻辑④:戴眼镜是矫正屈光不正的常用手段,是通过光学的方式让近视眼模拟正视眼的视物状态,属于更健康的视觉状态,并不会导致视力恶化;逻辑⑤:近视眼不戴眼镜,长时间的视物模糊会给眼睛带来更大的负担和刺激,导致眼部疲劳与调节障碍,反而容易加速近视度数的增长。故正确佩戴合适的眼镜,不但无害,反而有利于保护眼睛。


图片发自160App

      B:近视防控,要不要配戴眼镜?

近视眼说:我选择近视防控措施,目的就是不想戴眼镜呀!

这话说的没毛病,不过要区分实际情况。

关于近视,有几个常用名词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搞混。①预防:指未近视的人或有近视高危风险的人,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近视或推迟近视的到来;②控制:指已近视的人或近视增速较快的人,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③矫正:通过光学等手段,矫正近视,达到清晰视远的目的,如框架镜、激光手术、角膜接触镜等;④治疗:近视无法治愈,即近视眼的眼轴拉长等本质问题无法改变,所谓的“治疗”多是指近视并发症的治疗,并非是指治疗近视。




图片发自160App

    近视防控,包含近视预防与近视控制,即在近视之前做好措施,可以预防近视,避免戴镜或推迟戴镜时间;在近视之后采取相应措施,延缓近视发展速度,尽量控制在中低度近视范围之内,避免成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较高的群体也需采取护眼措施,降低高度近视并发症的概率。

故戴镜与否,取决于是否近视,不取决于是否防控。对于已近视的群体,戴镜是为了看清,防控是为了减少度数增长,不存在二选一的问题。

C:近视防控,眼镜重不重要?




图片发自160App

    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原因:眼镜是必要的矫正手段,是近视防控的前提;部分功能性眼镜如离焦镜、角膜塑形镜等,除了矫正近视之外,对延缓近视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不重要的原因”:近视是多因子的,遗传、营养、视觉功能、眼轴/曲率、近距离用眼过多,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等都会导致近视加深,陪戴单光眼镜矫正只能解决的是看清楚的问题,功能性眼镜可以解决看清楚同时有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但也无法替代科学全面的防控方案,近视防控要从多角度,影响近视加深的因素去防控近视,单靠一副眼镜有时候是不够的,比如:调节不足要做调节训练,聚散功能异常要做视功能训练,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控制近视加深。万万不能在戴镜之前拖沓犹豫,在戴镜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