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指出: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是衡量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情况的主要参数之一,与屈光度测量受眼调节能力的影响不同,AL测量不受调节能力的影响,且AL的变化范围随年龄增长呈现较为稳定的规律性,是客观、便捷地评估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规律和预测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重要指标。
在近视防控中,眼轴与近视度数关系非常紧密,眼轴增长1mm,对应的近视度数变化约为300度。通俗理解:眼轴与近视度数是好朋友,眼轴长了,近视度数也会跟着涨。从某个角度上说,眼轴变化的敏感度要远高于屈光度,且领先于屈光度的变化,即眼轴可以更精准、更及时地反应出近视的发生发展趋势。
近视发生发展的过程,可以理解成眼睛发育的过程,从远视到正视再到近视。若眼轴发育速度正常,则最终会停留到正视阶段;若眼轴发育速度过快,则会达到近视,乃至高度近视的阶段。
综上,通过眼轴长度的监测与追踪,可以及时、准确地预测近视发生与发展,即眼轴是近视防控非常关键的检测指标。此外,通过对眼轴等生物参数的监测,可以了解近视的原因(轴性近视、调节性近视、曲率性近视),有利于近视防控方案的个性化制定。
当然,除了监测眼轴之外,屈光度、视力等也需要做好监测,有助于全面的视力分析。举例:
A:同样是100多度近视,①②③的眼轴长度差异巨大,相差约4mm,倘若均当做低度近视对待,则很容易忽略后两者是隐藏性高度近视的事实,也容易忽略对眼底健康方面的监测。
C:⑤与⑥均为10岁,其眼轴长度相近,甚至⑤眼轴稍微短一些,但因角膜曲率等方面的原因,⑤为100度近视,⑥仍有远视储备。
D:⑦为13岁,其眼轴已超出成年人的正常值23.5~24mm,目前右眼近视50度,左眼正视。
故近视防控,仅通过对视力、度数的监测,难以全面地了解视觉健康状态,不利于及时、准确、全面地分析视觉发育信息,需要联合对眼轴等生物参数的监测,才便于制定科学准确、个性化的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