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近视的家长朋友们都知道目前公认的近视防控方法有:1.改善行为及生活环境,比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不良坐姿,做到三个一,即一拳一尺一寸;20-20-20法则,即学习20分钟即向远看20秒大约20英尺(6米)的远方,即可得到眼睛的放松休息,同时不能在太暗或强光下看书,晚上学习时要有一台照度足够的护眼灯,并争取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2.光学手段 :光学防控手段非常丰富,目前我们常用的其中的各种功能镜,主要类型有离焦框架镜、离焦软镜、离焦RGP,以及同样运用离焦原理的OK镜。3.补光:即哺光仪,属于低强度红光,每天两次早晚各3分钟,安全有效,已经列为三级医疗器械。4.药物:低浓度阿托品滴眼药,最近沈阳兴齐0.01%阿托品滴眼药国家已经批准上市。
除了这些防控手段外,现在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降低对比度的眼镜,这种眼镜采用了点扩散技术,这与离焦原理有所不同。它通过降低画面的对比度来达到控制近视的目的,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新的选择。
什么是降低对比度眼镜?
首先,需要弄明白什么是对比度?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最高的对比度就是黑色与白色,这种对比鲜明,非黑即白,从黑色到白色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灰色地带。
同样,在我们的视觉世界里,也存在着灰度,即色彩并非只有纯黑或纯白,而是有丰富的层次和过渡。灰度越高,意味着颜色越接近中性灰,这时候画面的对比度就会相对较低。
相反,如果画面只有纯黑和纯白,那么对比度就会非常高。当黑色逐渐过渡到灰色,再到白色,这个过程的对比度是逐渐降低的。
再来举个例子,当我们欣赏风景时,通常会看到高对比度的场景,比如湛蓝的天空、白云和翠绿的树木,这些色彩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什么是低对比度呢?
即颜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给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
那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做降低对比度呢?
这就是新型的点扩散技术。
这种技术在镜片上制作了许多磨砂点,使得小朋友看过去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蒙蒙的。
不过,在镜片中央的光学区,我们仍然保留了一个清晰的区域,确保小朋友能够通过这个光学区看清楚视物。
而且,根据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这种眼镜在控制近视方面的效果确实非常不错。
降低对比度眼镜、离焦眼镜如何抉择?
离焦眼镜的使用历史无疑更为悠久。在近视防控领域,因为离焦眼镜应用时间长,所以对于它关于控制效果方面的数据资料也相对丰富。那么我们对它的这个特点的掌握就会更全面一些。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品牌的微结构离焦镜。据我们所知,这些不同品牌的离焦镜在近视控制方面表现出相似的概率,大约可以达到66%左右,即65%至67%的范围内。
也正因为关于离焦镜的数据资料更全面,所以我们对于一些关于离焦镜的适应症也有所了解。
比如,它对眼位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眼位正常或存在少量外隐斜的情况,如10个棱镜度以内的外隐斜,这类人群是适合配戴离焦镜的。
离焦镜在近视控制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当然自己的用眼习惯也要比较规范,才能更助力这个近视防控效果。
对于一些眼位存在内隐斜,尤其是内隐斜量较大的小朋友,近视增长速度也会相对较快。
在过去,没有降低对比度镜片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多焦镜片或双光镜片来帮助内隐斜的孩子。这样,他们在看近处时可以少用一点调节,从而减缓近视的发展。
但是,自从降低对比度的镜片问世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种镜片对眼位的耐受度或包容度相当大。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这种镜片在控制近视方面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也为内隐斜量较大的孩子提供了新的选择。如超过10个棱镜度,且融像功能不好的小朋友,降低对比度的镜片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同时我们会根据视网膜离焦量来确定是否适合选离焦眼镜还是降低对比度镜片。
此外,对高度遗传性近视,低龄儿童,有些孩子可能对离焦镜片不敏感,或OK镜控制不佳的孩子,这时也可以尝试使用降低对比度的镜片来控制近视。
总的来说,降低对比度眼镜的出现为我们的近视防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加精准的近视防控及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