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从专业流程角度理解
1、验光是诊断学范畴
验光是通过一系列检查方法诊断出其屈光状态,是否有近视、远视、散光、老视,诊断学范畴。
常用的方法是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所以有客观验光结果和主觉验光结果。
由于这个诊断是通过视力来辅助衡量的,视力又是心理物理学的概念,所以验光的诊断过程是在客观验光的基础上进行主觉验光的判定。
2、验光讲究准确性
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个时间点,他的屈光状态是唯一的。
如何诊断出来,这就要讲准确性。常用的原则是MPMVA,最低正度数最佳矫正视力的原则来保证准确性,保证结果的唯一性。
有没有两个验光结果呢?
有,两位检查者查出不一样结果,必有一位以上不准确,拿MPMVA这一原则去判定即可。
3、验光又有不同的准确值
由于存在可放松的调节紧张,通常用睫状肌麻痹药使用和停药的过程,来去除可能存在的调节紧张。
所以有常瞳验光结果、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小瞳验光)和恢复常瞳验光结果三种验光处方。
三种情况是不同时期的,对于同一时间点结果都是唯一的准确值,和验光讲究准确性不矛盾,也使用MVMPA的原则。
4、验光是视光检查的其中一步
我们可以思考下验光和下述检查之间的关系
眼位检查、眼动检查、遮盖试验、瞳孔检查、裂隙灯检查、主导眼检查、NPC、NRA/PRA、眼底检查 。
你觉得是包含被包含关系呢,还是并列关系
我觉得是并列关系,都可以独立操作,大部分可以不分先后次序
有些需要验光后再做,也是串联的关系
所以说验光是众多视光检查的其中一步,这些检查作为诊断的参考。诊断也不是唯一的一项,除了验光结果做出的近视散光的诊断外,还可以有调节不足、间歇性外斜视、白内障等诊断结果。
5、诊断和处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我们常说的验光配镜,其实有两个不同的范畴
验光是诊断范畴,而配镜是治疗的范畴,我们这用处理的范畴这词
配镜只是处理的一种方法,还有屈光手术、接触镜、视觉训练等方法
更准确的描述,我更喜欢视光检查与视光矫正来代替验光配镜,这更符合和更全面描述治疗或处理的范畴
6、配镜是治疗或处理的范畴
验光的结果是唯一性,但配镜处方可以不具有唯一性,配镜处方会参考验光处方的结果,但还要考虑原镜处方、眼位、NRA/PRA、问诊等检查结果,所以是个性化的矫正。
医学的治疗也是非唯一性,不同医生用药有不同选择,但原则和共识也是有的,也是必须的
同理,配镜处方虽然可以不是唯一性的,但选择处方的原则和共识需要大家一起学习和遵守,非唯一性不代表是随意性。
7、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验光配镜
视光检查和视光矫正
侠义上
讲验光就是验光,即使是用了医学验光这词
广义上看
其实用医学验光这词将验光的范畴扩大了,扩展到视光检查,甚至扩展到包含视光矫正的内容了。
小结:
医学验光不是在医院还是在眼镜店的不同,不是散瞳和不散瞳的区别,也不是眼科医生做和验光员做的高低
而是
新时代的视觉健康需求,要用全面全程的眼光
运用各种视光学原理和方法技能
有各种视光检查方法和视光矫正方法供选择
是诊疗的思维方式
才是医学的概念
而不是
拘泥于验光这一其中的一个点,即使这点够重要
以视光诊疗的流程做结尾:
问诊:基本情况、配戴史、主要问题、拟解决问题
入门检查:眼动、眼位、瞳孔对光、NPC、初步调节等
验光检查:常瞳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恢复常瞳验光/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主觉验光、角膜曲率等
视功能检查:调节功能、辐辏功能、立体视、色觉等
眼健康检查:裂隙灯、眼底、眼压等
诊断:屈光状态、视功能问题、眼病
处理:药物、视光矫正、手术、视觉训练、诊断性治疗、随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