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治疗路上的拦路虎

娄继英医生 发布于2022-04-24 17:41 阅读量990

本文由娄继英原创

    有弱视患儿的家长都知道,弱视要早发现,早治疗,且治疗之路漫长,我常会和请家长讲,弱视治疗周期很长,即不论周,也不论月,要按年算,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可有的孩子在经历漫长的弱视训练后,视力提高不明显,问题出在哪里?

    我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对弱视存在认识误区

        弱视治疗需要医生,家长,孩子相互配合以及长时间坚持,如果求治心切,盲目听从虚假宣传以为通过短期的矫治或者加大训练量就能治愈弱视,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自控力不强,训练时间一长,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容易造成视疲劳,所以训练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训练。

  二,忽略了对儿童进行双眼视功能的训练

     儿童时期(0---12岁)正是一个人双眼视觉功能建立,发育,完善时期(1),但是很多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的弱视训练,而忽视对其视功能的训练,结果不仅使弱视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还会影响孩子高级视觉功能的发育和完善。

      所以建议:在训练弱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双眼视功能的训练。

  三,只要求孩子戴眼镜,不认可其他治疗。

      眼镜只是辅助弱视孩子看清物体,而不能彻底解决弱视问题,因此必须在戴眼镜基础上,配合遮盖,压抑,视功能训练等方法。

四,乱用各类治疗仪,所有能用的方法一齐上。

      对弱视治疗要选对方法,最好要做到个性化的治疗,,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弱视类型,病程,年龄等因素都不一样,有些方法和训练强度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每一个孩子的训练都应是个性化的设计,个性化的训练。

  五,孩子无法坚持遮盖治疗

      遮盖疗法简单易行,效果佳,经济实惠,但影响孩子的外观,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嘲笑,不少孩子不愿意遮盖,这种情况建议孩子该用压抑膜,或者每天放学回家遮盖。

  六,见好就收,未完成既定方案的训练。儿童弱视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往往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弱视具有复发,反复的特点,如果发现视力有所提升,就懈于训练或立即停止训练,孩子的视力很快就会下降,这种情况应建议视力达到正常后,再进行一段长时间的巩固治疗,并且经过三年的随访,直到孩子一直保持正常才算治愈。

  七,家长急于帮孩子摘镜,或者孩子自以为视力看得清楚,不再严格要求后阶段训练治疗。这样很容易让弱视治疗工亏一篑,要明白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异常的疾病,其治疗过程缓慢,视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万不能操之过急。

     以上七点是弱视治疗路上的最容易犯的错误,只要我们认清弱视的本质,选定专业的医疗机构这,谨遵医嘱,坚持训练并按时复查,一定会还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