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过少,是子宫还是卵巢的问题?对怀孕影响大吗?

韦继红医生 发布于2024-07-31 14:31 阅读量182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OTg3MDg5MA==&mid=2247490876&idx=1&sn=a2a77769e57ef3fe11f35d69ea


月经过少,属于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一种出血模式,是非正常态的月经。真正的月经过少,对怀孕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一旦诊断月经过少,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并规范治疗,提高生育力。


正常一次月经总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


姐妹们可以自我判断一下:把一片日用姨妈巾完全浸湿的量估算为20ml。而如果从表面看,姨妈巾只有中间部分被浸湿了,大约占整个姨妈巾的三分之一,可以估算为5~7ml。


相信经过判断,很多自我觉得月经过少的女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月经过少,仅仅是月经量相对偏少,而这部分女性如果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都正常,也能正常受孕。那如果月经过少,是什么原因呢?


月经量过少与哪些疾病有关


1、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及卵巢早衰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POI)及卵巢早衰(POF)是月经过少的常见病因。卵巢是妇女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具有两大功能: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卵巢的生殖功能包括卵泡的募集与发育、卵泡的成熟与排卵以及黄体的形成和退化,这一过程是形成人类生殖所必须的卵母细胞的基础。

所以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或早衰缩短了生殖期限,对女性的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育能力有着严重的影响。

而卵巢功能的下降几乎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现POI应及时检查治疗。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可在密切监测下,适时根据指征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保护其机体其他器官的健康。

对于有生育要求者,可适度进行促排治疗,并密切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若促排治疗不成功,可考虑试管婴儿技术。情况特殊(如需进行放疗化疗)的患者,可考虑在治疗前先进行生育力保存,包括冻卵、冻胚甚至冷冻卵巢组织。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引起月经过少、月经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PCOS患者由于高雄激素的影响,较正常人来说有更多的卵泡被募集和激活,从而表现出卵巢多囊样的改变,而同时因为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使得这些启动的卵泡只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而不能顺利完成卵泡发育的全过程,使得患者表现为稀发排卵或者不排卵,从而影响生育。

3、宫腔内病变

例如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症等。该类疾病有正常排卵,但由于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受损,基底层受累,而出现月经量少、子宫性闭经、不孕等,有的可伴有痛经、下腹部压痛。尤其是有过宫腔操作史、结核病史者。


月经过少如何预防


1、生活及饮食方面:

避免节食减肥或过度运动,中枢神经对体重下降极为敏感,短期内体重下降10%以上或者体脂丢失30%以上即可出现月经紊乱、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合理饮食、保证每天足够的能量摄入。

避免过度疲劳、长期精神紧张、压抑、忧虑等负面情绪,这不仅会引起神经内分泌障碍而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过少甚至闭经,还会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

2、相关疾病预防方面:

无生育要求时一定严格避孕,避免不必要的流产,减少对内膜的损伤。注意个人生理卫生、保持会阴干燥洁净、禁止月经期间同房,防止妇科炎症的入侵。

3、定期检查方面:

定期检查包括至少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每1-2年一次的宫颈防癌筛查,月经习惯改变后及时行性激素六项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