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中由于男性和女性在身体构造的不同,在社会生产条件不发达情况下,男性创造物质条件的能力超过女性采摘获取物质的能力,造就了早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受教育程度和在职场中的表现出现了和男性旗鼓相当的倾向,
不少的家庭分工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家庭内部分工,不乏有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模式。在这些家庭中女性负责了主要的赚钱花销,男性则承担更多的家务、育儿,被称之为“家庭煮夫”。
这种“家庭煮夫”式的家庭在身边也并不少见,他们的生活和普通家庭有什么不同呢?
小茉今年32岁,全职职场人,结婚6年,小茉的年收入是老公的5倍以上,承担了家庭绝大部分开销。她和老公是从大学认识的,毕业后在同一个城市工作。
因为职业选择方向不同,小茉进入一个高薪高压的行业,用她的话说是“常常累得想哭,哭完继续。”
她的老公一开始就选择进入了稳定的国企,收入远远不及小茉,但是非常稳定,基本到点就下班。
关于“谁赚钱养家”这个问题,小茉说他们一开始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只是随着两人工作的差异慢慢就发展这种状态:她成为家里赚钱的中流砥柱,老公则做家务带娃更多一些。
每次当她压力过大时,老公都会在旁边给到她心理上的安慰,回到家不用她过多操心也让她可以安心工作,她非常感谢老公的支持。
小茉的老公硕士毕业,自嘲说自己是“半家庭煮夫”,半是因为他仍旧在职场上工作,和全职在家不同,但是他基本上做着“家庭煮夫”的工作,每天准时做好早餐,接送孩子上下学,做大部分家务。
“不知不觉就变成这样了”
他说自己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变成“煮夫”,在此之前他根本没进过几次厨房,现在他可以30分钟做出一家3口的饭菜,时间统筹时间无师自通,起床、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接送送孩子上学的时间精确到5分钟内,基本上可以保证在小茉回来洗完手就能吃上饭,一套下来行云流水。
对于这种男主内女主外的生活状态,他们也曾讨论过,有段时间小茉特意请了一段调休假做尝试打理家事,最后小茉发现还是老公做饭更好吃,打扫方面也很在行,照顾家庭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自己不擅长做饭也不喜欢干家务,工作可能会更适合她。
因为小茉和孩子对他依赖性很高,这也让小茉的老公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庭和其他家庭没有什么不同,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分工,适合自己就好。
无论是“煮妇”还是“煮夫”,虽然没有在经济上给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但是并不意味着对家庭没有贡献。
只是因为家务贡献并不如工作直接获得报酬那么容易评估,但是照顾家庭和其他工作一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说到底,婚姻幸福与否最终取决于夫妻双方的相处模式。
“女强男弱”式的婚姻如何获得幸福?
1
男性对自身尊严的认可并不来自家庭权利
男主内女主外的分工是对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一种不小的冲击,首先是对男性价值观的挑战,在传统观念中,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和责任,默认男性要承担起赚钱养家的责任,同时也享受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利,在家庭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
有数据显示,有75%的男性不能忍受“家庭煮夫”。在他们的意识里,“家庭煮夫”就是吃软饭。当家庭分工模式互换后,如果男性延续过去的价值观,就会认为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家庭内部矛盾不可避免。
2
“主内”一方获得对方真正的尊重
小茉的朋友得知她家的情况时说,她老公真轻松,可以在家享清福。但是小茉觉得照顾家庭不比上班轻松,自己换她做可能做得并没有这么好,她尊重老公的付出。
在外人看来小茉和老公“女强男弱”,但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所做的事情就被赋予了同等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平等的。
3
家庭分工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下建立
在家庭中,分工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在协商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如果一方做出了过多的牺牲,另一方没有察觉到并给予支持,就会滋生嫌隙。
婚姻是一个两个人建造一个整体,夫妻双方都是这其中的小单元,需要双方互相配合,相互支撑才能维持平衡。
不管是居于家庭还是追求事业,只要找到彼此都适合的位置,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的付出,婚姻就能够维系幸福的局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