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很多病人因用力搬重物品后,出现肩膀疼痛甚至活动受限的症状前来就医。本病常发生于长期反复过度活动患者,可因外伤或劳损后急性发病,但大多是由于肌腱长期遭受磨损而发生退行性变的结果。此外,由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与肩关节腔相通,故任何肩关节的慢性炎症均可引起肌腱腱鞘充血、水肿、增厚等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发病机制
肱二头肌长头腱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或上盂唇,经肩峰下间隙前部进入肱骨结节间沟并向下走行,在上臂中下部与短头腱移行合并为一整块肌腹,止于桡骨粗隆,主要功能包括屈肩、屈肘与前臂旋后。肱二头肌长头腱包括关节内部分和关节外部分,由于其走行在结节间沟中的特殊解剖结构,当肩关节内收、内旋及后伸时肌腱滑向上方,而肩关节外展、外旋、屈曲时肌腱滑向下方,所以肩关节外伤或长期反复活动会导致该处肌腱与腱鞘摩擦增加,导致腱鞘管壁增厚、鞘腔变窄,从而引起腱鞘滑膜层急性水肿或慢性损伤性炎症。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也可因外伤或劳损而急性发病,但大多是由于肌腱长期遭受磨损,进而发生退行性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发生还可能与结节间沟形态相关,肱骨头结节间沟宽度、深度与其内壁角明显相关,内壁角≥90°为结节间沟狭窄,此种情况下在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肌腱易受摩擦。
临床表现:
1.肩关节前部疼痛,可向上臂前外侧放射,夜间加剧,肩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急性期不能取患侧卧位,穿、脱衣服困难。
2.早期肩活动尚无明显受限,但外展、后伸及旋转时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患手不能触及对侧肩胛下角。
3.肱骨结节间沟处压痛明显。
4.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Yergason征)阳性:在抗阻力情况下,屈肘及前臂旋后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出现剧烈疼痛。
5.合并有肩周炎或其他疾患者,疼痛范围广,可见肩关节僵硬及肌萎缩。
检查:肩部后前位X线片常无明显异常。疑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时应常规摄肱骨结节间沟切线位X线片。部分病人可见结节间沟变窄、变浅、沟底或沟边有骨刺形成。
诊断:根据相关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如Yergason征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查体时常可发现结节间沟有明显压痛。其诊断除依靠病史和体检外,辅助检查如MRI检查尤为重要。MRI检查对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十分敏感,在横断面上正常肱二头肌长头腱呈类似咖啡豆形状,而发生肌腱炎时肱二头肌长头腱横断面形状不规则,周围常有大量积液。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保守治疗:非手术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多可奏效,贴敷膏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必要时可做局部封闭治疗。
(1)局部制动疼痛较重者可用三角巾悬吊前臂;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
(2)口服、局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3)局部理疗或冷敷有助于炎症消退。
(4)推拿按摩采用揉、拿、捏、滚、颤抖等手法和其他手法,被动活动肩关节,改善局部血供,促进功能恢复。
(5)体育锻炼疼痛缓解后,即行体育锻炼,防止发生冻结肩。
诊断明确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若经6个月的系统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建议行手术治疗。
肩关节镜下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关节镜是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金标准,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时关节镜下可见肌腱炎性充血。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肩关节镜下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对肌腱损伤病因、病理可作出较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可对盂肱关节腔进行全面检查;可同时处理肩袖损伤;避免了三角肌剥离,对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疼痛较轻,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等。手术方式: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单纯切断术、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结合固定术、肩关节镜下保留肱二头肌长头腱的肌腱固定术。
总结: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多因外伤或劳损后急性发病,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肩部疼痛、压痛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肩周炎。目前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单纯切断术、肌腱切断结合固定术和保留肱二头肌长头腱的肌腱固定术均可有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