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父母自己很多是近视,甚至高度近视。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90后,特别是95后人群用眼强度是普遍要大于80后70后的,近视人群在不断壮大。而实际上,从备孕期开始,很多年轻的父母亲就在担心近视会不会遗传给自己的宝宝。
那么~
高度近视会遗传吗?
会。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是有遗传倾向的!不过,遗传的方式比较复杂。
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600 度),孩子很大概率上都会近视。但爸妈不近视的,孩子靠后天“努力”也会近视。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离近视是不是不远了就留意下:
1.眼轴长度的增长;
2. 远视储备度数的降低是否都明显快于同龄人?
如果是,那就不远了。
那么~
高度近视的原因和征兆?
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外大多数近视可以归结为父母近视遗传外,还有3个原因(就是前面说的后天应该摈弃的“努力”):长期近距离用眼、饮食不合理、不爱户外运动。近视越早发现,控制得越好。
以下6个异常表现通常是近视的前兆:
1. 喜欢眯眼看东西;
2. 斜眼看东西;
3. 频繁眨眼;
4. 经常拉扯眼角;
5. 经常揉眼睛;
6. 经常皱眉
一旦出现有上述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诊所去进行视力及屈光检查,包括查眼轴、远视储备等。
那么~
什么是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这么可怕,那么近视多少度算“高度近视”呢?医学上将近视度数高于600度的情况视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只给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升学、参军、找工作、考公务员也受限制。如果再细分,高度近视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视网膜上出现了明显的眼底病变导致)。我们国家目前之所以如此重视近视防控,并大力进行防控,正是因为近视一点都不简单!如果任其发展,有可能会成为有一些合并症、并发症的“高度近视”。
那么~
高度近视并发症有哪些呢?
一旦发展成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孩子不仅要面对更厚的镜片,还会在择业就业方面多有限制。更重要的是,高度近视眼往往会增加眼底并发症的风险,为其终身眼健康埋下重大隐患。虽然高度近视眼一样可以通过戴眼镜、近视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其存在更高的眼底并发症风险却不会改变。所以,在高度近视朋友做了近视屈光手术后,我们会告诫他:你以后虽然不用戴眼镜了,但你本质上还是还是高度近视,需要定期查查眼底的哈。
1. 青光眼的发病几率增高高度近视会导致眼轴的延长,使视网膜的变薄而营养性降低,可能会影响部分的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的现象。
2. 白内障发病几率增高因为高度近视眼球结构及营养代谢异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产生并发性白内障,引起视力逐渐下降。
3. 眼底病变发病几率增高高度近视常伴有眼轴增长,导致眼睛拉长变形,眼球更凸出。眼轴增长可能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系列眼底病变。
那么~~
高度近视如何预防呢?
1.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使用“20-20-20”护眼方法,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处至少20秒钟。
2. 多参加户外活动,尽量保证每天1-2小时“目”浴阳光。
3. 幼儿眼睛还未发育完全,3岁前建议尽量不要接触电子产品。
4. 建议每半年到正规的眼科医院或诊所进行一次眼健康检查。5. 如已经确诊为近视,请根据专业建议选择合适的视力矫正方案。
那么~
1. 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和最简便的矫正方法,可以有效地矫正视力。选择一副合适的框架眼镜,可以保证良好的视力及佩戴舒适度。
2. 隐形眼镜:对于某些特殊场合或职业要求,如运动、演出等,隐形眼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佩戴隐形眼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3. 手术矫正:高度近视也可以通过手术来矫正。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性手术(全飞秒、半飞秒等)和眼内屈光性手术(如ICL植入术等)。手术矫正可以改善视力,但需要严格评估眼部条件,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4. 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可以改善眼睛的调节能力,缓解视觉疲劳,从而改善高度近视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