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健康问题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每年的9月29日——世界心脏日,更是提醒我们关注心脏健康的重要时刻。但那些突如其来的“心脏危机”,或许并非真正的心脏病。
●案例分享●
年轻人的“心脏病”
● 年轻的心脏,不安跳动
小刚(化名),28岁,近几个月频繁出现心跳加速、胸闷、心悸等症状,仿佛心梗,感觉随时就要一命呜呼,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拨打120,紧急送往医院。然而,一系列的心电图、心脏彩超乃至CT检查下来,结果却令小刚惊讶:一切正常,甚至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然而,每当工作压力增大与睡不着的深夜时,上述症状便卷土重来,这种不安的感觉使他更加难以入眠,医生给他指出了另一个方向——心理疾病。
● 精准的治疗,重获心安
果然正如医生所说,经过专业评估,确诊为焦虑所致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吃了抗焦虑与抗抑郁的药后果然这些症状大幅减轻了,但是现在正处于小刚的事业上升期,服用这种西药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状态,疲倦、手抖、思维迟缓……
不甘如此的他找到了高洁教授,高洁教授根据小刚的情况开具小柴胡汤与血府逐瘀汤加减,辅以适当的抗焦虑治疗后,小刚的“心脏病”逐渐消失了,状态恢复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事业也是蒸蒸日上。
●问题解答●
● 中医如何看待心理疾病?
现在很多年轻人熬夜总是感觉心慌、胸闷、喘不过气,很担心心脏出问题,但是现在年轻人很多疾病往往是由情绪引起的。
如上述案例其实是焦虑的一种躯体表现。尤其在面对压力山大的现代社会,年轻人的身心承受着巨大的考验,焦虑抑郁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内心,进而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尤其是睡眠质量,进而失眠,这种躯体表现就会更加明显。
● 中医视角的焦虑症
中医视焦虑病症常源于肝失疏泄,致气血运行受阻,形成气滞血瘀。加之思虑伤脾,心脉气血不足,于紧张刺激下,心慌、胸闷频现。疗法首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辅以安心宁神。常用小柴胡汤与血府逐瘀汤加减等,往往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 如何预防心脏问题?
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和鱼类的比例,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规律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或是75分钟的高强度活动。结合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维持健康体重:保持BMI(身体质量指数)在18.5至24.9之间,避免肥胖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患心脏病的概率,应尽量避免。
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必要时遵循医生建议服用药物控制。
管理压力: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减少慢性压力对心脏的影响。
确保充足的睡眠,成人推荐每晚7-9小时。
社交活动: 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研究显示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定期体检:定时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血压测量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
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此案例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注:文章部分数据与插图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