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学期的帷幕已拉开,莘莘学子重返校园,在10号这天,不仅是教师节,还有另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世界预防自杀日。
随着抑郁与焦虑的人群逐年增加,自杀倾向与自杀率也不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
今天,我们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的高洁教授为大家讲述一则案例,让我们的目光移到那些在生命边缘徘徊的灵魂,尤其是那些被学业压力、家庭期望、人际关系和内心挣扎所困的青少年。
●案例分享●
高中生的多重压力
● 压力的重荷
小雨(化名),17岁,正值高二。在她看似幸福的生活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在小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小雨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进入初中后,尤其是初三至高二这段时期,学习难度的骤增、周围环境的转变,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害怕考试,更害怕面对父母和长辈失望的眼神,她渴望得到理解,却往往只听到“你要更努力”的催促。学习,不再是她热爱的领域,而是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 孤独的战场
家庭的过度保护,让她与同龄人的世界渐行渐远,住校生活让她失去了与家人朝夕相处的安全感,加之青春期特有的社交焦虑,让 她在同学间的关系中屡屡受挫,尤其是因暗恋对象而引发的谣言风波,更是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孤立无援的境地。
● 崩溃的边缘
她曾挣扎过,告诉父母与老师,却得不到理解,认为小孩子这些事情仅仅是小事,应以学习为重,最终,所有压力如同洪水般倾泻而下,小雨无法承受,选择了自残作为释放的出口,直到她因轻生倾向、自杀倾向评为重度被送入医院,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希望的曙光
在绝望中,小雨遇到了高洁教授。小雨服用西药治疗,虽基本情况得到缓解,但小雨却日渐虚弱,易疲劳,且烦躁的问题仍然存在。小雨的问题在中医中属肝郁气滞,高洁医生根据小雨的情况开以中药辅助调理,并结合宁神疗法与理疗,以期达到调和气血、安神定志的效果。
随着治疗的深入,小雨的症状逐渐好转。在后续的治疗中,高洁医生根据小雨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使西药与情绪对小雨的影响将至最低。
最终,在2024年8月30日的复诊中,小雨的精神状态有了显著改善,烦躁感减轻,虽然仍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整体情绪已趋于稳定,且身体状态也好了许多,已经准备恢复正常上学。
●问题解答●
● 中医如何看待心理疾病?
中医将心理疾病视为身体失衡的表现,认为情绪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如抑郁症属“郁证”范畴,其病因多由情志不畅引起,与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心理疾病时,中医采用中药、针灸、情志相胜法、心理疏导等综合方法,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 当遇到压力过大或有自杀倾向,我们可以怎么做?
轻柔运动:不必追求高强度,哪怕是一场轻松的散步,打太极、八段锦,或是一段柔软的瑜伽,都能让你的身体与心灵得到舒缓。
沉浸美好:无论是阅读一本好书,聆听一曲自己喜欢的音乐,还是欣赏一场日落,让更多美好瞬间包围你,抚慰你的心灵。
时间管理:合理规划时间,给自己留出“喘息”的空间,不必苛求完美。
调节心态:试着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每朵乌云都有银边,压力背后藏着成长的机会,困难背后也会有转机。
分享感受:找一个信任的朋友或家人,诉说你的感受,有时候,倾听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寻求帮助:如果压力和焦虑持续影响着你,请记得,寻求帮助是一种勇气的表现,你不是孤身一人。在面对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是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有自杀倾向,请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此案例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注:文章部分数据与插图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