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云:“形寒冷饮则伤肺”,意思是如果人体受凉,感受了风寒之邪,同时再吃生冷之品的话,很容易伤及肺脏,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在临床中,广州中医药大学呼吸科专家——黎同明教授经常嘱咐来看诊的小朋友少吃水果。这是因为水果在中医里多归属生冷,而小儿的脾胃功能又相对较弱,摄入过多水果时,脾胃难以承受这种寒湿的负担。例如,像西瓜、梨等水果,本身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但过量食用就可能损伤脾胃阳气。脾胃一旦受损,运化功能失调,水湿代谢就会出现异常,进而可能产生痰湿,导致小儿正气不足,免疫力下降。
倘若小儿身体受凉发烧之后,在这个期间还食用水果,就会致使生冷寒湿之气在体内不断累积,进而让体内的寒湿之邪加重。寒湿之邪向上侵犯肺部,会导致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从而引发咳嗽。
●案例分享●
小优(化名),男,7岁半,1月份时受凉感冒,烧退后咳嗽1个多月,期间父母带他遍访良医,服西药、中成药无明显疗效。三月初,父母带他到合景堂中医门诊部寻黎同明教授看诊。
问诊时黎教授发现小朋友面色黄,瘦小,有哮喘病史和鼻炎史,因父母疼爱,平常喜食水果,这导致小优在先天不足的基础上,后天脾胃又被伤到,因此感冒后咳嗽难治。
就诊信息如下:
主诉:咳嗽一月余
现病史:咳嗽,痰多,流涕,汗多,精神一般,胃口正常,平素喜吃水果,但消化不佳,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既往史:哮喘史,鼻炎史
体格检查:面色黄,舌淡,花剥苔(色白),脉浮
诊断:咳嗽(太阳表虚证)
处方:桂枝汤加减
桂枝、白芍、生姜、黑枣、炙甘草、厚朴、苦杏仁、紫菀、款冬花、陈皮、法半夏、茯苓、枳壳、桔梗、前胡、甜叶菊(甘露叶)等,7剂 1日三次,每次50ml,饭后服用 。
黎同明教授嘱咐小优的爸爸妈妈,小优服药期间忌口吃油炸、腌制、生冷水果、麻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保暖。
二诊时咳嗽,出汗多较前明显缓解,现晨起咳嗽(降温或受风后加重),咽喉有异物感,痰白,鼻涕黏、白,大便偏干。查体:舌红,花剥苔(色白),脉略浮。
经考虑,黎教授决定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础上加神曲、紫苏叶、莱菔子、浙贝母等,助力消食化痰,降逆止咳,巩固其营卫之气。
14剂 1日三次,每次50ml,饭后服用 ,饮食禁忌同前
●育儿小贴士●
● 怎么做到养儿“三分饥寒”?
“三分饥”并不是不让孩子吃饱,而是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每餐七分到八分饱就足够了,因为小儿脾胃功能尚在发育之中,比较稚嫩,消化能力不足,摄入过多食物容易对脾胃产生负担,进而出现消化不良等疾病。
“三分寒”指的是孩子不应该穿得过多、过暖。古人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天性活泼、好动,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而且活动量较大,孩子的产热速度快于成年人。穿得过多、过暖,会使孩子散热困难而出汗过多,并浸湿孩子的贴身衣服。这种情况下,被寒风吹过更易感冒,还容易诱发湿疹、汗斑等一些皮肤病。
怎么辨别生冷食物,可以查看往期黎同明教授的推文中医说的“生冷”食物,你忌口对了吗?
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此案例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