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深东爱尔眼科医院完成了一台难点重重的手术,帮助一位患有健忘症的耄耋老人重获光明,完成了儿女的心愿,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10月15日,深圳深东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明明是耄耋老人,却对着身边的中年男人叫大哥;她态度固执,不愿意配合检查,即使双眼几近失明,也不愿意接受任何治疗。
这是80岁的邓奶奶,患有严重的白内障与青光眼,视力低下,生活难以自理。同时,她还患有健忘症,“刚刚做过的事情立马就不记得了”,并且伴有认知障碍,“也不认识我们,管我叫大哥,管她姑娘叫大姐。”邓奶奶的儿子说道。
自3年前邓奶奶的视力就开始下降,偶尔还有头痛的症状,但一直没有就诊,这次在儿子的陪同下才到院检查的。
经诊断,邓奶奶的病情十分严重,到了需要立马手术的地步,但邓奶奶十分固执,拒绝了所有的治疗方案,不愿意接受手术,也不愿意进行药物治疗,没做进一步处理就离开了。
白内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初发、膨胀、成熟、过熟四期。而邓奶奶则进行到了过熟期,并发了青光眼,如果再不进行干预,可能会并发更严重的病症,影响生活质量。
为了安抚患者情绪,接诊医生张天宇医生开具了部分治疗青光眼的药水,先控制眼压。张敏护士也与患者儿子反复沟通,讲解邓奶奶的病情,请邓奶奶的儿子劝导她接受进一步治疗。
血缘是一种奇妙的联结,亲情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让患上健忘症的邓奶奶,面对陌生的“大哥”“大姐”时也可以放心,在偶尔清醒的时刻,又记得对眼前的儿女隐瞒自己的病情,坚决不愿意进行治疗,以免增加子女的负担。
最后,邓奶奶的儿女们“演了一场戏”,陪同手术的二儿子说:“我和我大哥骗她说,手术费用由这个好心人(大哥)出。”这才把老人“骗”进了医院。
早期的白内障若要进行手术,因为病情轻、病症单一,一般较为简单。但邓奶奶情况特殊,手术难度较与普通手术,情况更复杂,手术难度也更高。
邓奶奶入院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右眼白内障诊断为C5N3(极重度),左眼白内障C4N3,而且还诱发了青光眼,青光眼也发展到了急性发作期,入院时右眼眼压高达30mHg(正常值:10~21mHg),前房深度也只有正常值的1/4,这是第一大手术难点。
白内障一般在表麻下进行,需要患者很好地配合医生手术。但是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也难以在清醒状态下配合。因此,手术团队邀请了我院经验丰富的内科主任医师谢书明主任医师和麻醉科阳世光主任医师,分别从内科基础疾病控制、麻醉耐受及并发症应对等各个角度,对患者的麻醉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最后确定了全麻的方式,并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全麻会导致患者不能在术中配合医生的指令,这就要求手术医生胆大心细,经验丰富。而且邓奶奶今年已经80岁,要想在全麻状态下保持较稳定的生命体征,对麻醉医生的要求也更高。
在拟定麻醉方案的同时,臧晶院长组织眼科医疗团队,对患者的眼部情况进行分析,与康丹主任一起制定了细致的手术方案。本次手术既要解决白内障的问题,又要解决青光眼的威胁。手术一般双眼分开做,一场手术只做一只眼,考虑到邓奶奶的身体情况,这次手术双眼同时进行,但是双眼手术又会增加双眼同时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完一眼手术之后,手术团队重新手消毒、更换手术衣,并对患者重新消毒铺巾,更换全套器械后再行手术。让患者两个眼睛分别接受两次独立手术,减少术中双眼同时感染的风险。力求术前术中术后每一个细节的完美。
关关难过关关过,10月23日,邓奶奶在医生的精密配合和儿女的焦急的等待中,顺利完成了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术后 视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前几天牵着儿子衣角才能行走的邓奶奶,如今已经能够看电视,生活自理。24日下午邓奶奶出院时,开心地笑着,诚心地对每一个医生说着谢谢。
“白内障要等到成熟才能做”,其实是一种过时的、错误的概念,如今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仅仅通过一个很小的、甚至是小于3mm的切口,就可以将浑浊的晶体粉碎吸出,然后推入一枚透明的人工晶状体。由于现在这种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功率非常之高,患者不需要拖延白内障手术的时间。
白内障拖着不治,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容易诱发其他眼病如青光眼等并发症,对视力的损伤更大,拖得越晚,术后视力得恢复也越不好。
最后,臧晶院长提醒,当我们的视力下降,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就可以及时就医,这不仅降低了手术难度,术后视力矫正效果也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