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家长要了解这些事!

赖宏医生 发布于2024-08-26 10:26 阅读量281

本文由赖宏原创


孩子爱做怪动作、说胡话,先别打骂,当心小儿抽动症!

孩子突然出现

频繁眨眼、伸舌头、噘嘴

吸鼻子、摇头、耸肩

等奇怪行为?

家长要注意了

这可能不只是

孩子调皮、好动或搞怪

而是患上了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又称小儿秽语抽动症,以不自主、反复、突发、无节律性、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一般情况下,运动性抽动多在发声性抽动之前出现,但也有极少数小儿是以发声性抽动为首发症状。

该病多见于5-12岁儿童,以男孩更为多见,男女比例为3-5:1,近年小儿抽动症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抽动症的发病特点?

①发病无季节性。

②起病年龄2-21岁,以5-8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

③常以频繁眨眼为首发症状,可自行缓解或加重,抽动症状多在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

④85%患儿伴轻中度行为异常,约半数患儿可同时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⑤病程一般较长,可自行缓解或加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但患儿智力一般不受影响。


抽动症的症状?

(1)、运动性抽动

一块或多块肌肉快速地、无意义地收缩,或更有目的性的一组复杂动作。常见有: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拍手、举臂、踢腿、挺胸、收腹、扭腰等动作。

(2)、发声性抽动

突然出现的无意义的噪音或声音,或无意义的单词、短语等,是由于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引起的。常可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咳嗽声、尖叫声、犬吠声、咕噜声、污秽言语等。

(3)、感觉性抽动

患儿在运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局部不适感或先兆,例如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抽动症

如果只是孩子行为搞怪,这是可控的,是能自主停下来的;而抽动症是不由自主的,罹患病症的儿童往往会发出和做出自己不想或不能控制的声音和举动,尤其需要注意5-10岁的学龄前、学龄期儿童。

                                                      


抽动症治疗不及时的影响

有些家长认为“抽动症只是个小毛病,长大后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

研究显示,一部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青春期后,不但抽动症不能自愈,而且在成长及发病过程中还伴随着学习、社交、心理和身体上的不同损害,导致治疗难度增大。

                                     

(1)影响学习

课堂上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导致注意力严重下降,势必导致学习成绩不佳,最终厌学、逃学。

(2)影响心理

由于孩子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歧视,导致自信心缺乏,心生自卑感,与人交往困难,久之则性格孤僻,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部分患儿长大后甚至发展成精神分裂。

(3)影响身体

长时间的抽动会导致局部肌肉变形和僵化,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因此,家长若关注到孩子日常出现怪异的“小动作”,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进行综合评估,尽早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