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已渐渐成为我们生活谈论的主要话题之一,然而,由于大部分人没有足够多的医学知识,又加上现在养生宣传鱼龙混杂,今日正好为国际扫盲日,今天就来谈谈养生中常见的3大误区。
误区一:养生是老年人的事?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尤其是生活在一线大城市,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忙,逼于生活的压力及对养生知识的知晓率低,大部分年轻人都会认为我还年轻身体还熬得住,工作忙没时间养生,养生那是老年人的事。以至生活无规律,饮食无节制,胡吃海喝、通宵达旦、缺乏运动,等到年纪大了各种慢病、高血、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等疾病慢慢出现时,才开始注意养生,这时为时已晚,实在不可取。真正的养生应该日常做起,从小做起,让正确的养生观伴随一生。
误区二:一生病就输液打针?
在中国,很多人一感冒就输液,一发炎就输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输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有人形容,医院的输液区总是人满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不少人以为“打吊针,就能好得快”,所以无论什么病,都想靠输液加快治疗速度。
实际上,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大都是针对症状,而非真正的病因。只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像我们常见的普通流感,病程一般5—7天,抵抗力差者,病程还会拉长。即使打针吃药,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恢复时间。输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与此相反,真正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更大。
误区三:看中医就是开中药?
很多人认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因为吃中药只是中医防治治病的其中一部分而已。对于中医来说,最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内治外调,中医最核心的不是吃不吃中药,而是通过辨证,确定是吃中药,还是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或者是调理一下情绪、改变一下不良生活方式即可达到治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强调“治未病”理念,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保健方法。中医讲究把身体和精神当作一个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通过让身体恢复到气血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不适状况也就得到缓解。调整的途径除了内服中药,还有针刺、艾灸、药物外敷、穴位按摩、药浴、食疗、心理疗法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