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后,牙缝怎么变大了?”
“牙齿为什么越洗越松了?”
“洗牙会磨损牙齿,让牙齿变敏感?”
洗牙背的“锅”实在是太多了!今天小编就要为洗牙澄清,好让大家对洗牙有个正确的认识~
洗牙的专业术语是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牙龈上的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
牙菌斑和牙结石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而洗牙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已经发生的牙周病,洗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菌斑和牙结石对牙周的刺激,但是并不能完全治疗牙周病。所以在洗牙后,还应进行进一步的牙周治疗。
有很多人在洗完牙之后,感觉牙缝变大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洗牙伤害了牙齿。而是因为牙缝和牙周附近原本都被牙结石填满了,所以在去除牙结石之后,牙缝就暴露出来了。
如果没有及时清除这些牙结石,只会加重牙周病的病情,给牙齿带来更大的伤害。
实际上,对于牙周病患者来说,牙齿松动其实早就发生了,只是暂时没有表现出来。
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减少、牙龈退缩...没有了足够的骨质支撑,牙齿就像一颗根部四周没有土壤支持的小树,在寒风中摇摇欲坠。
一旦通过洗牙去除了牙结石,牙齿没有了牙结石可以依靠,就会表现出真实的松动程度。
牙结石就像是给牙齿裹上了一层厚厚的外套,当这层“外套”脱下之后,牙齿就会有异样的感觉。
对于牙结石较多、较厚的患者,可以考虑分次洁牙来缓解这种牙齿敏感,也可以在洗牙间期,尝试脱敏治疗来减轻酸痛感。
但总的来说,最好还是每隔半年~1年洗牙一次,不要等牙结石“堆积如山”的时候,才想到要去医院洗牙。
为了我们的牙周健康,大家还是要定期洗牙,做好口腔健康检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