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镜子仔细观察你的牙,上面有没有“小黑线”或是“小黑点”呢?
看着这些黑线和黑点,你是不是开始怀疑自己早上没有刷干净牙齿了?甚至还想用手抠掉?
其实啊,别看这些“黑线”没多大,其实都是缝,下面更是“别有洞天”。
牙齿表面出现一层“黑线”,通常有两个原因:①单纯的色素沉着;②蛀牙。
色素沉着可能是因为经常喝可乐、咖啡等引起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洗牙去除黑线。
但是蛀牙就不同了,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治疗。
第一阶段:牙齿咬合面上出现“小黑线”或“小黑点”,说明蛀牙已经盯上你了。
此时牙齿上的牙釉质已经被细菌龋坏,但不会痛也不会痒。
如果医生检查后,发现黑线静止,局部并不特别深,探针无法探入,这种早期的静止龋可以不进行处理,认真刷牙,定期复查就可以。
但如果黑线周围存在牙体组织缺损,发生了活动性龋病,则需要磨除腐质,再进行补牙治疗。
第二阶段:牙齿由“小黑线”变成了“小黑洞”,说明已经引起了中度蛀牙。
此时细菌腐蚀已经来到了牙本质,伴随着牙齿敏感,即遇到冷热酸甜时会有酸软的感觉,不过还是可以通过补牙填充来治疗的。
第三阶段:如果牙齿超过一半是腐烂的状态,说明已经重度蛀牙了。
一旦细菌侵蚀到牙神经,就会伴随着剧烈疼痛,而且通常是深夜发作,让人痛到睡不着。
这种情况补牙已经不管用了,只能通过根管治疗来拯救这“伤痕累累”的牙齿了。
从补牙到根管治疗,无论是价格还是疼痛感,都是翻倍的。所以,还是那句话,防范胜于治疗。
1.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
每天坚持刷牙,一天至少两次,睡前一定要刷牙,每次2-3分钟。必要时辅助使用牙线、牙缝刷等清洁工具。
多吃粗纤维食物,少吃甜食、糖果,不喝碳酸饮料。儿童和青少年还可以做窝沟封闭来预防蛀牙。
2.定期洗牙
至少每半年到一年,要洗一次牙。
毕竟有些细菌,是不管你刷牙刷得多认真,都刷不掉的。而且这些细菌如果长时间没清理,就会堆积,形成顽固的牙结石。
另外,定期洗牙还能帮你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简而言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牙齿咬合面上有黑线,或者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蛀牙,,建议尽早到口腔机构检查,通过面诊和牙片就能判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