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一个新兴词语:「蛙化现象」。
「蛙化现象」是从日本流行而来的心理学用语,大意指的是:恋爱中的情感失落,即某个人对自己原本喜欢的对象突然失去了兴趣,甚至感到反感。
这种现象并不限年龄和性别,但以女性为主。
与童话故事《青蛙王子》中青蛙变成王子的情节相反,“蛙化现象”是“王子变青蛙的情感反转”。前一秒对方还是令自己的赏心悦目心上人、下一秒便成为了“要倾尽全力保持距离”的人。
在一档日本的街头采访节目中,受访者们举了诸多例子来解释“蛙化”这一词:
“在美食广场拿着托盘,看着他东张西望找我的样子就很蛙化。本能的心情会变差。”
“明明被绊倒了,却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走。”
“约会见面的时候对方穿着很土,瞬间感到很丢脸。”
“蛙化现象”流行起来源于日本Z世代消极的婚恋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不恋爱、不结婚”的婚恋观,这也是“蛙化现象”流行的背景。
据调查,“蛙化现象”在日本高中生中最为流行,2023年在专门研究Z世代的智库机构上半年流行趋势排行榜中,也名列“流行语排行榜”第一名。
“蛙化现象”
为何如此普遍?
1、恋爱的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总是在期待万无一失、一劳永逸。而在寻找伴侣时,也是怀有不切实际的承诺和幻想。
最常见的就是将“理想伴侣的十大标准”生搬硬套于现实伴侣身上,要求对方完美契合。
即便伴侣做到了,完美主义者也仅仅会高兴那么一瞬间,接着又会产生新的“要求”,奔向更完美的目标。
所以,完美主义者在亲密关系中通常是难逃焦虑、自卑与抑郁的心理困扰。没办法,这是由我们特有的非理性认知方式所决定的。
而这恰恰迎合上了“蛙化现象”的启动器,当伴侣展现出不完美的一面,ta们便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厌恶。这种对现实的抗拒,使得ta们难以继续与对方交往。
解析:
在爱情中追求完美,把爱理想化,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但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在借助爱,来实现自己一些更为根本的需要——存在感。
存在感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建构,并且存在感只能从我们在与他人的关联中产生。
因此,许多人建立存在感的方式,便是借助爱——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我们可以将自己与伴侣连接在一起,以此来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
缺爱的人的存在感非常的匮乏。
对于存在感的缺失,我们往往尝试把自己投注在一个被认为能填满所有空虚的人身上。
我们会感受到,只有通过另外一个人对自己的持续关注,对自己爱的持续投注,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遗憾的是,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填满自己所有空虚的人。
如果我们把存在感全盘地建构在与伴侣的关系上,会使我们感觉到非常不稳定。
对方爱我们,
就是给予我们滋养,自己的存在被证实;
但对方一旦“不爱”我们,
就是将我们毁灭,我们将不复存在,我们的内在世界会经历如同被抹杀般的非常糟糕的感受。
越敢于接纳不完美的人,越会展现出强烈的性张力。
当你学会去接纳对方此不完美的一面,其实也是在允许自己在亲密关系里展现“不足”的一面。
而这一转变,往往会让这段亲密关系,更加真实,更具「松弛感」。
2、低自尊者
在蛙化现象里,有一类人,十分执着于“单恋”这件事情,每当有喜欢的人,向自己表达好感,他们的内心就瞬间蛙化。
心想着:“ta怎么会喜欢上我这样的人?ta在择偶上竟然如此的随意,真让人反感。”
这既是对于爱的幻灭,也是对于自我的“贬低”。
解析: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像一只刺猬一样,不断用扎伤对方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最柔软的肚皮,这背后其实是在感情中的低自尊,也就是“我不值得被爱”。
在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松子就是这样一个感情中的不配得者。
这个“不配”,是松子判给自己的无期徒刑,在名为“我不配”的牢笼中,既渴望爱,又推开爱。
而在自卑者的潜意识里,ta们认为自己无法作为一个“名正言顺”的伴侣存在于对方的生活之中,形成这样的观念或许与其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相关,例如在早年遭受亲近之人的打压,贬低、疏离。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那么在亲密关系中,无论对方做什么,你的注意力都会聚焦在自己的焦虑之上,拿着放大镜不断搜索对方的言行,寻找任何可以证明“他不爱我”或者“我以后会被抛弃”的证据。
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感到患得患失时,其实可能引发情绪的事件本身未必多大,也许生气一下就能翻篇了,但由此带来的余波,却反反复复不断扩大,这才是亲密关系的“杀手”。
而激起余波的,也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小时候那一次又一次不被看到、不被支持的孤独与痛苦。
所以下一次,当你出现蛙感想要逃开时,不妨深呼吸一下,“暂停一下”,打断自己当下的痛苦,甚至允许自己离开一下,转移注意力一下,只要能够打破这个循环,就可能让一切改变。
3、内心防御机制过高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存在防御机制,这是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必要保护。
防御机制较差的人,往往会在亲密关系里表现出较差的边界感,容易被伴侣隐性操纵、过度干预。
而防御机制过强的人,又会展现出过度保护的一面,倾向于选择退缩、反击、关闭沟通渠道等行为。而蛙化现象,便是会出现在这类人身上。
一旦在相处过程中感知到任何的不对劲,就会选择“断联”方式,这其实极其消极的「防御机制」。
过度的保护,让亲密关系的正常沟通失去了连接通道。
对自己而言,
你失去与对方建立深度联结的机会;
对伴侣而言,
你的抵触摧毁了对方的善意与爱。
这样的相处模式,会让简单的问题堆积成复杂的争吵,以至于,伤心失望占据你的恋爱回忆的大多数。
解析:
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 mechanisms)。
高防御的人,经常处在两个极端。
一种是炸药,一点就着,经常和人起冲突,沟通的时候中听他们表达愤怒,指责他人;
另一种是和任何人都能保持友好,但是没人能真正走进TA们的生活和内心,也不会依赖任何人,所以经常感觉到孤独。
拒绝沟通,就是我们高筑防御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你将问题和矛盾藏在心理,越积越多,终有一天会受不了造成心理困扰,甚至是心理疾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呢?
第一步,
你需要学会监督自己的“过度防御”出现的迹象,例如身体肌肉的紧张、负性回忆的联想,危机感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催促着你做出断联的选择。
第二步,
你需要学会不做出判断,尝试在情绪起伏激烈的时刻里创造一个情绪的减速带,例如通过深呼吸,给予自己一点时间停下来思考,再做出回应,这样做到目的是帮助你打破习惯性的攻击反应循环。
第三步,
当你情绪平复下来后,你再展开思考,为什么伴侣刚刚会让我感到蛙化,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有时候,那些让你看起来感到不适的点,那份不适感不在于对方,而是内心深处被埋藏的痛苦回忆,而伴侣的行为只不过是触发它的开关。
了解这些触发因素,使我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防御模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第四步,
打破消极的防御机制,防御性会创造一种负面的互动模式,让情感的双方筋疲力尽,针对不同的触发因素,找到对应的应对模式,最终达到重新塑造健康、稳定的内心防御机制这一目的。
这可能需要一位专业的咨询师为你提供建议和帮助,咨询师会为你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支持找到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并逐步建立更健康的防御机制。
4、母胎solo者
蛙化现象之所以在日本高中生人群特别常见,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爱情上仍然缺乏经验,对爱恋对象的言语行为容忍度较低。
而这种现象,也会蔓延到缺乏恋爱经验的母胎单身人群。对于TA们来说,即使是最轻微的亲密言语或行动,如果与心目中的理想不同,也会让TA们好感度迅速降温,甚至会产生回避、排斥等心理。
解析:
大多数、缺乏恋爱经验、母胎单身人群,TA们无法拥有“依赖别人和信任别人”这项能力。
有人追时,这类人会选择刻意「回避」,似乎想通过一部连续剧那么长的考验来验证心里所需要的「安全感」。殊不知,刻意的考验终究是破坏所有亲密关系的罪归祸首。
同时TA们也不愿意追人,虽然他们嘴上说"缘分没到,我不在乎,再等等、等我足够优秀了再说..."
但是夜深人静,TA们心里还是有个声音轻轻地说:我想谈恋爱。当然,也排除有人真的就喜欢一个人生活。
另一方面,缺乏恋爱经验,也会影响我们与他人亲密接触的敏感度。
例如初次约会过程中,彼此不小心的肌肤接触,都有可能会让缺乏恋爱经历的人产生焦虑性联想,在脑海里上演大戏。
因为缺乏处理对应场景的经验,焦虑感会渐渐变成厌恶,想远远逃离。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我们只要做到“诚实沟通”就可以将这份焦虑感赶出大脑。
没有人天生就知道怎么与伴侣相处,这都是在体验的过程中慢慢学习的。你可以诚实地向伴侣传达你的感受,提出你的想法,比如:“我想慢慢来,我还没准备好。”
诚实沟通不仅仅是对伴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是对自己的一种真实面对。
当我们能够坦诚地告诉伴侣我们的不安、担忧和期望时,其实我们就在逐步建立一种自信和舒适的关系。
因此,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要回避必要的争吵,爱的认识就是在争吵与讨论中形成的,不要再让“胆小、失败”这样的标签束缚自己。
蛙化现象的本质,其实是自我对于恋爱的恐惧,或许是因为过往的经历创伤、也或许是童年的一些不足,让我们难以面对缺憾与挑战。
但爱情不是单向度的传输,无法直面“相处矛盾”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的踏入爱情的大门。
亲密关系陪伴前进的旅程,必定伴随着摩擦。即便是相处良好的关系里,大约有70%的冲突也是长期存在的,难以被解决。
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孤岛,相恋是一场强求。恰恰相反,那些难以被合理解决的摩擦,是在告诉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与“爱情的不如意”相处。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在经历蛙化现象的苦恼,请记住,真正的爱情,是在彼此的包容与理解中共同成长,而不是在逃避与恐惧中渐行渐远。
勇敢地去爱,去表达,去接受和理解,你会发现爱情的世界如此广阔而美好,没有那么糟糕。
别被“蛙化”的表象所迷惑,去拥抱那份属于你的不完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