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一直将自己遭遇的痛苦归咎于外在的人或事物,我们可能就永远找不到解开困境的钥匙…
01
背叛与抛弃,
可能只是自己的一种错觉?
咨询师:
“所以,你和女朋友小琳(化名)的分手,看起来并不是表面上的异地恋相距太远,容易滋生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内心对这种亲密关系的长期焦虑,从而引发的矛盾问题,对吗?”
我:
“是的,只是我一直不敢直面自己的这种恐惧。”
我缓缓低垂下了头,小声回应道。
我和小琳是大学时的同学。
大学恋爱三年,曾经幻想要一起结婚,一起生活。但毕业后因为专业和选择的不同,去到了两个相距甚远的城市,最终现实的压力逐渐瓦解了两个人对未来的憧憬。
当我想要奋力去触碰那井中的月亮时,才发现“她”早已经飞悬天空,而眼前的月亮只不过是一弯美丽的倒影。
我埋怨过这个世界的不公,也自责过自己的无能,消极负面的情绪逐渐渗透了我的心智,也不断侵蚀瓦解着我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公司的同事,我只能强装着笑容应对,硬撑着做完自己手中的工作,然后身心俱疲地回到宿舍。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感觉生活只剩下一种生存的本能,就像一具没有情感的行尸走肉。
我:
“老师,其实我感觉自己仍然爱着她,但却又隐隐感觉自己想去恨她,我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矛盾的感受,被这种矛盾感撕扯真的让我好痛苦。”
咨询师:
“看起来你并不愿意承认和接纳自己对她的某种恨意,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恨意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我:
“大学毕业后的这段相处时间里,我和她的关系变得很糟糕,就像你刚才说的,我经常会感到莫名的焦虑,甚至是恐惧,仿佛要失去了某种东西。”
咨询师:
“所以在和她相处沟通时,这些焦虑最终变成了关系中的‘暴力’,让你们越来越不信任彼此,对吗?”
我:
“是的,可我并未意识到这是我的情绪导致的,在我看来,这就是她的问题。”
咨询师:
“如果我们来仔细感受一下你的这种焦虑,你会感觉到焦虑的背后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我:
“被抛弃感。”
当“被抛弃感”这四个字在我脑海中升腾时,我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小琳没有做出情感上的背叛,因为我一直认为我和她仅仅是因为相距遥远产生的矛盾。
但为什么我会有被抛弃感呢?为什么这种感受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焦虑和恐慌呢?
当我向咨询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困惑后,咨询师缓缓地说道:“如果这种被抛弃感,来自于自己身上更早的故事经验呢?”
恽梅老师分享:
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常常会将矛盾问题归咎于一个容易“看得见”的因素。
但事实上,那些焦虑、猜疑等痛苦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复杂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早已经“遗忘”在岁月长河中,但它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命。
只有真正“看见”这些故事,并用一种新的方式诠释这些故事,才能找到解开困境的钥匙。
02
我对她的“好”,
真的只是因为爱吗?
我:
“其实,当我内心升腾起一种恨意时,我总会想起自己以前对她的好,我竭尽全力地给与她全部的爱,不顾一切地去为她做了很多。
在处理矛盾问题时,往往也是我选择主动求和,哪怕自己内心感到委屈和难过,现在想想,我真的像极了一只‘舔狗’,因此我不仅恨她,也厌恶自己。”
咨询师:
“所以,你感觉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付出了很多,但最终仍然以分手告终,似乎自己对她的付出都成为了泡影。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卑微,却没有得到你想要的情感回应,对吗?”
我:
“我觉得两个人在情感中的付出应该是对等的,我在其他方面付出了这么多,但她始终没有提出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生活,为什么她就不能因为我而做出一些退让?”
咨询师:
“在亲密关系中的确需要两个人的相互付出,不过我们的付出真的完全是对方想要的吗?又或者,这些付出的背后真的只是为了她好,是因为自己全然的爱吗?”
我:
“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也没有问过她的想法,可能很多时候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本能地做着我认为对的事。”
恽梅老师分享:
在受伤的感情世界中,我们常常将自己想象成一名“受害者”,以此来逃避感情破裂带来的愧疚感。
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容易被这种表象所迷惑,哪怕是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但这些“付出”的背后可能是我们在试图缓解自己的焦虑,填补那些被抛弃感留下的内心坑洞。
只有意识到了自己“付出”背后的“别有用心”,才有可能重新开启一场平等的对话,真正去接纳心里的那个“她”。
03
生活的选择权,
一直都握在自己手中
我:
“尽管我知道了内心那些焦虑和恐惧的来源,但我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过去,更没有勇气去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亲密关系。
我甚至能想象得到,如果有一段新的关系,我仍然会像上一段关系一样竭尽全力地付出,哪怕我知道这些付出只是为了缓解我内心被抛弃感的出现。”
咨询师:
“的确可能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用了几十年时间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面对这些焦虑痛苦,我们仍然可能回到过去的应对方式上。
但不同的是,过去你只是在本能地做着这样的行为,你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而现在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你知道这些情绪感受来源于自己的哪个部分,这就已经是改变的开始,这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
“可我还是感觉自己没有办法走出现在的状态,我不敢去深入接触周围的人,我担心一旦和某人有了情谊,又体验到那种被抛弃感。”
咨询师: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生活的选择权却一直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可以选择用过去的方式应对内心的焦虑恐慌,也可以尝试用新的方式来面对。
也许我们会认为是生活在倒逼着自己,但那同样是自己的选择。想不想走出这样的状态,也是你可以自己做出的选择。”
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去改变的现状,但这背后其实是自己放弃了生活的选择权。
因为痛苦,让我误以为自己是一名“受害者”,只能被动地承受;
因为痛苦,让我误以为过去的创伤已经决定了我的未来,只能艰难地硬撑。
幸好,我遇见了一位咨询老师,她引导真正“看见”了自己,重新拾回了生活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