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礼乐声响起,婚礼主持人开始了他在舞台上的表演:铿锵的誓言,甜美的祝福,那一套套烂熟于心的台词从主持人口中不断蹦跶而出,似乎他都已经忘却了这些台词是真情流露,还是为了那出场费的卖力表演。
而台下的观众们呢?心情各异。父母带着期盼,朋友带着祝福,那些尚未结婚的年轻人则是憧憬着自己的舞台;而已经在婚姻中苦苦挣扎的人却暗自窃喜:
“瞧,又有一对新人入坑了。”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社会现象?是什么样的力量消耗磨灭了两个人情感?
我经常会问身边在热恋中准备结婚的朋友一个问题:“你认为恋爱和婚姻的关系是什么样呢?”
他们常常回答:“恋爱谈到感觉两个感情到位了,合适了,就可以考虑结婚了。”
这样的回答几乎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婚姻的普遍认识,其背后包含的逻辑是:
恋爱和婚姻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因为恋爱,所以结婚。
事实上,当我们带着这样的逻辑来思考婚姻时,就已经给未来的婚姻生活埋下了定时炸弹。
首先
就是对婚姻的过度期待,我们会不自觉的将恋爱中的甜美憧憬延续到婚姻中,认为婚姻是让恋爱的舒适状态得到更多的确立和保障。
但事实上,婚姻已经完全改变了两个人的关系状态,角色身份的增加,现实问题的浮现,以及物质经济基础的考虑都将开始考验两个人的情感,而每一个维度的问题都绝不是轻松应对的。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没有做好这样的思想心理准备,而只是看见婚姻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忽视婚姻所带来的考验,这必将破坏我们对婚姻的幸福憧憬,于是,我们会感到婚后生活的种种不幸。
本质上来说,婚姻一直都是这样,它一直在那里,从来没改变,只不过“围城外的人”并不认识了解它的真实面貌罢了。
当然
我们每个人在孩童时期也看见过成人们的婚姻状态,这里面可能充满了温馨,也充满了柴米油盐的担忧,避免不了的磕绊争吵,甚至可能充斥着暴力、伤害、分离、背叛等等。
可当我们决定“走进围城”时,却往往会忽视这些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这几乎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为了保护我们的大脑过多的承受尚未发生的痛苦焦虑等。
恋爱婚姻本身就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深思的课程,但是我们往往只是凭着本能冲动去做着这件事情。
婚姻之所以像“围城”,是因为我们无法看清和了解里面真实发生的事情,如果有人能够带领你去了解和触碰这些经验,其实“围城”的墙也能够慢慢被打破,我们的情感咨询师正是这样的一群人。
理解婚姻情感的理论模型有很多,但最近我读到一个简单易懂,却又很有哲理的观点,这个观点来自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
婚姻无非就三样东西,相对稳定的两个人,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吃即经济利益;睡即生理和谐;聊即灵魂伴侣。三样中只要占一样,婚姻就能苟延残喘,两样就可以比较稳定,三样全占则可遇不可求!若一样都没有,就没必要继续相互捆绑了。
我仔细思考了一番,前两样好像是绝大部分人有机会去够得着的东西吧?第三样却是需要缘分和运气才能做到。
最后转念一想,不对。仅仅是想要做到前两样,就已经足以延伸出众多需要努力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维度“吃”
有句俗话说:“婚姻中,穷的时候考验妻子,富的时候考验丈夫”。在物质经济的维度,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不穷不富”的平衡,这就意味着物质经济基础一直在考验着两个人在婚姻中的心态,所谓的“穷和富”只不过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我们无法用确定的数值来衡量一个人对物质生活的真实满意程度,唯一可以看到的是两个人在共同经历的物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情绪感受。
作为妻子,如果开始抱怨丈夫赚钱太少,或者开始羡慕别人家的物质生活,这可能是对“穷”的负面感受;
作为丈夫,如果将金钱的欲望转换为满足其他欲望的基本条件,而没有将其变为滋养家庭的责任使命,这可能就是对“富”的危险解读。
第二维度“睡”
看起来是能够快速得到检验的,但是想要维持夫妻双方长期和谐的性生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实际上,夫妻性生活的和谐很大程度上也是心理层面关注的问题,这包括两个人的相互关怀,照顾对方感受,允许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如果一方想要过度控制或者陷入被动参与,这样的生活状态必然无法持续让双方感到满意。
第三维度“聊”
杨绛女士谈到“灵魂伴侣”,也许这个层次有些遥不可及,但是夫妻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围绕一个目标所实施的活动,共同完成的一次次经历和体验,其实都是在滋养两个人精神维度的事情。
“聊”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夸夸其谈,高谈阔论,但一定是在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之中流露着彼此真实的情感,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句问候,它不一定像一日三餐一样来得及时,但一定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精准出现。
我们现在常常提倡“要活出真实的自己”,有的人将这样的“自己”变成了“一个人的自己”,既然要真实,那就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婚姻本就是两个人的事情,长久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都需要在共同的磨合中作出一部分的退让和牺牲,让“部分的自己”能够与对方重合,我们仍然在做我们自己,但是我们在彼此的影响下发展出了一个新的自己。
婚姻的哲学既深奥又朴实,它可能藏在诗人作家的思想之中,但更多的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点滴生活中。
摩擦隔阂都是时常可能上演的一幕剧情,如果我们暂时没有办法来看清问题的本质,不妨尝试寻找专业的人员来剖析挖掘,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情感领航员,这才是我们对待自己,对待婚姻的合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