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肛瘘高发,一定要注意预防!

庄二春医生 发布于2024-10-07 16:11 阅读量113

本文由深圳远大肛肠医院原创

   秋季,作为肛肠疾病的高发时段,其特别的季节特点尤为明显。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空气变得干燥,加之夏季高温酷暑对人体机能的持续考验,人们的体能往往处于相对透支状态。

  整个夏季,人们多倾向于长时间逗留在空调环境中,这一行为不仅减少了日常活动量,还容易导致久坐现象普遍。久坐不仅减缓了血液循环的速度,还可能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包括降低免疫力。在此情况下,胃肠道的浊气难以顺畅排出,容易在肛门周围积聚,为肛肠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进入秋季,尽管气温有所回落,但病菌依然活跃,大量繁殖。加之秋季饮食若不注意卫生,以及昼夜温差加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非常容易引发秋季腹泻等肠道问题。而这类肠道疾病,正是肛瘘等肛肠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无形中增加了肛瘘的发病率,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与痛苦。
  肛瘘有什么临床表现?
  1.、溃破流脓现象
  肛瘘的溃破流脓情况与瘘管的长度、数量密切相关。新生瘘管往往伴随着较多的脓液流出,这些分泌物持续刺激肛周皮肤,导致患者感到瘙痒和不适。若外口发生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的脓液将积聚,进而引发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可能出现发热症状。直至封闭的瘘口再次破溃,这些症状才会逐渐缓解。
  2、肛周疼痛体验
  在瘘管保持通畅且无炎症的情况下,患者通常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仅可能伴有局部的发胀和不适感,这种不适在行走时可能加剧。而一旦瘘管发生感染或脓液排出受阻,导致肿胀和发炎,便会引发明显的疼痛。
  3、皮肤瘙痒问题
  持续的脓液刺激是导致肛周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患者常因此感到肛周区域潮湿不适,伴随皮肤颜色的改变、表皮脱落以及纤维组织的增生和增厚。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形成湿疹,进一步加剧患者的不适。
  4、排便不畅困扰
  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而言,若瘘口长时间未能愈合,肛门直肠周围可能会形成较大的纤维化瘢痕或环状条索。这些病变组织会影响肛门的正常舒张和闭合功能,导致患者在排便时感到困难,并常伴有便意未尽的感觉。
  5、全身症状表现
  在急性炎症期或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此外,长期慢性消耗还可能导致消瘦、贫血、体虚等全身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秋季如何预防肛瘘?
  1、培养良好习惯
  维护生理机能的正常新陈代谢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石。为此,我们应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做好肛门区域的清洁卫生,这对于有效预防感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坚持饮食清淡

   在预防肛肠疾病方面,饮食的清淡与卫生至关重要。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注重饮食的清洁与安全。远离无牌无证、卫生条件无保障的食物,如路边摊小吃,以防止肠炎、腹泻等问题的发生,这对于肛瘘患者而言尤为重要。
  3、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大便的通畅无阻,预防便秘,是预防和治疗各类肛肠疾病的首要前提。建议增加户外活动量,加强身体锻炼,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功能。同时,保持每日顺畅排便,饮食中应富含玉米、豆类、番薯、芹菜等能够增大粪便体积并软化大便的食物。粗粮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对于维持肠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对于肛窦炎、直肠炎等肛门直肠的慢性炎症疾病,应给予积极治疗,以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等严重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现肛周出现红肿疼痛、流脓或包块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明确的诊断与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肛瘘如何治疗?
  肛瘘作为一种难以自愈的疾病,其保守治疗手段往往效果有限,因此,手术目前被视为治疗肛瘘的主要且有效方法。
  手术治疗肛瘘的核心原则在于完全切开瘘管,并在必要时同时切除瘘管周围的瘢痕组织,这样伤口能够从基底开始,逐步向上健康愈合。这一过程旨在完全清除病灶,减少复发风险。
  临床上,肛瘘被细分为四大类: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以及高位复杂性肛瘘。每种类型的肛瘘在手术处理上都有其特点和挑战。

  尤为关键的是,无论肛瘘的类型如何,正确处理感染的内口都是手术成功的核心要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瘘管的位置、复杂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选择更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