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人群容易患上肠息肉

庄二春医生 发布于2023-12-29 17:25 阅读量745

本文由深圳远大肛肠医院原创

  近日,深圳32岁的李先生(化名)来到深圳远大肛肠医院接受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在肠镜下,医生发现他的全结肠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各类息肉,数量粗略估算有几百个,大小在0.5至2.0厘米之间。
  医生指出,如果进行手术,难度很大;如果不进行手术,放任不管可能会有诱发癌变的风险。因此,医生为其实施了内镜下多发性息肉摘除手术。
  手术持续了3小时,其中摘除息肉用了两个多小时,共摘除了200余个息肉。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较好,72小时后顺利出院。
  肠道为什么会长200多个息肉?
  深圳远大肛肠医院的赵云主任指出,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真性肿瘤性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腺瘤性息肉病的特点是肠道内出现成百上千的息肉。如果不进行切除,患者在50岁左右发生癌变的风险非常高。此外,这个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一半的几率会遗传给下一代。
  因此,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应及时进行治疗。同时,患者的直系亲属也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测。
  赵云主任还表示,约8成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肠癌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肠息肉到肠癌变需要经历4个阶段: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和肠癌。
  整个过程可能持续1至2年。然而,在息肉和不典型增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需要通过定期的结肠镜检查来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一旦病情发展到便血或肠梗阻等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已属晚期。
  大多数肠息肉是良性的,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与其他疾病的表现相似,因此从临床症状上难以确诊。而肠镜可以观察整个大肠黏膜,发现息肉,因此肠镜是确诊大肠息肉的“金标准”。
  注:在肠镜下发现息肉,还可以在检查的同时就将它切除了,创伤也很小。
  肠息肉高危人群包括:
  1. 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
  2. 家族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病史的人群;
  3. 长期饮食习惯不良,摄入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的人群;
  4. 长期采用油煎、烟熏、火烤等烹饪方式的人群;
  5. 坐的时间较长,缺乏运动的人群。
  肛肠科医师建议,对于无症状人群,至少在40岁左右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于具有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等高危人群,建议在35岁左右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则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诊并进行肠镜等相关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肠息肉的复发率较高,即使进行了切除,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日常如何预防肠息肉?
  日常预防肠息肉的方法包括:
  1. 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预防病情加重。同时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的全谷食物,以降低大肠息肉的风险。
  2. 增加钙摄入:钙摄入增强可以抑制肠息肉的发生,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可以通过口服钙片的方式补充。
  3. 戒酒:酒精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有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到刺激,诱发肠息肉,因此要避免喝酒。
  4.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熬夜,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 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如肠炎等炎症性疾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6. 保持良好心态:面对各种压力要保持心态平衡,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7. 定期复查:如果已经诊断出有肠息肉,应定期进行复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病变。
  深圳远大肛肠医院一家以中西医结合为诊疗特色的肛肠胃肠专科医院。医院特设男女分诊,一对一私密诊疗,365天“无假日医院”制度,全力营造舒适、温馨、诚信、和谐的医疗环境。
  如果您需要肛门指检、肠镜检查或其他肛肠疾病的诊治,可以考虑到深圳远大肛肠医院进行科学检查和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