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动症的那些“秘密”,你了解多少?

龙军医生 发布于2019-12-31 15:17 阅读量6699

本文转载自网上

         近日,有很多家长咨询抽动症方面的问题,有的患儿是近期发现疑似抽动症状,有的患儿是症状加重,而且大部分是8岁左右,男孩居多,这会不会有什么规律呢?今天就抽动症的那些“秘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微信图片_20191231140003.jpg
1.冬季病症会加重
          每年冬季都是儿童抽动症发作的小高峰,天气严寒,免疫力下降:同时,冬季大部分孩子缺乏受天气原因,不愿出去做户外运动,憋在家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所以很容易突然出现眨眼,清嗓,扮鬼脸等异常举动。
          所以,很多抽动症治疗过得患儿,或者短暂性抽动的孩子,在冬季里,病症表现的很明显。
2.多起病于4~10岁
          儿童抽动症患者多发生于4~10岁之间的儿童,因个体差异也有其他年龄段。临床表现上可表现为孩子出现四肢抽搐,眨眼睛比较频繁,带有冲动症状。
          抽动症大部分孩子会伴有多动症,同时还会影响学习及正常生活,因此,对于抽动症的治疗要越早越好,6岁到12岁是治疗黄金时间。

微信图片_20191231140007.jpg
3.抽动症以男孩多见
            据了解,就发病性别而言,抽动症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1。目前,我国大约有180万~400万左右的儿童患抽动症,每年约有36万新发病儿童。
            抽动症看似小毛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由于孩子表现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的缺乏,不乐于与人沟通,时间久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4.情绪可能加重病情
            其实,孩子情绪激动,狂躁也是和原生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有关,受外界环境以及情绪的影响。一旦受到刺激抽动症就会加重。
            比如,父母对孩子关注度较高,控制欲强,加之对生活和学习的过分追求,使得比较敏感的孩子情绪上易急躁,缺乏耐心,缺乏安全感等,在打骂,指责,否定中,都会导致情绪上的波动。


微信图片_20191231140011.jpg
5.电子产品易诱发
             电子产品现在的普及,导致儿童抽动诱发。比如电视看得时间过长,没有得到休息,影片内容过于惊悚刺激等。
             手机,平板等游戏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会刺激脑神经导致抽动的发生;同时,本来就有小儿抽动症的孩子,如果长时间打游戏,会加重抽动症的症状。
            “抽动症具有易波动,易反复的特点,在治疗时较为棘手。”
               中医治疗手段多样,优势明显,除了辨证论治使用中药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心理治疗,既可以治愈抽动,有能及时阻断其想多发性抽动或慢性抽动发展。正规有效治疗需要坚持3~6个月以上,抽动症半年不复发才能算是临床治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