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以为只是痔疮出血,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
64岁的康老大爷,近一年来时常会发现大便表面带一些暗红色的血迹,他一直以为是痔疮出血,所以没太在意,自行到楼下药店买了几盒痔疮栓外用,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便血症状一点儿也没有得到缓解,近两个月来经常感到疲乏,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老大爷的老伴觉得情况不对,听邻居说大学城新开了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那里请来的都是全国知名的专家,设备也很先进,便拉着老康来到了刚开业不久的深圳大学总医院,想做个检查看看。根据他的症状,进一步询问得知有便血的情况,医生建议她做肠镜检查。果不其然,肠镜发现了老康直肠部位的溃疡型肿物。通过进一步的病理检查,诊断为腺癌。
“原来以为只是痔疮出血,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检查结果对老康跟他老伴来讲就像晴天霹雳。
多学科”护航“,多灾多难的老康再一次”顺利过关“
因为了解到大肠癌在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当中,行根治术后的预后算是相对较好的,全家人商量之后,想行手术治疗,老康的肿瘤位于直肠,也就是大肠末端接近肛门的位置,经过术前评估,深大总院普外科科主任巩鹏教授计划为老康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也就是俗称的“微创的钥匙孔手术”,但是因为老康本身的基础疾病较多,加起来一共多达十几种,其中包括有严重的高血压病(之前还有过脑出血病史),心脏病,糖尿病和他经常发作的支气管哮喘,这几种病随便其中一种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而老康这几种病都全了,这让他的手术风险变得极大,麻醉科医生进行麻醉风险评估会诊时表示”如果冒险手术治疗,他(老康)有很大的可能性下不来手术台!“,听到这样的话,家属们的心凉了一大截,他们当时可能认为,老康的这一关,可能是过不了了。后面为老康做手术的主刀医生巩鹏教授当时虽然心里有数,但是麻醉科医生这样的会诊意见,也着实让他为老康捏了一把汗,但是他没有放弃,亲自组织联系了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放射科及病理科的专家进行了多学科病例讨论,对于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术期基础疾病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一周后,老康的基础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深大总医院普外科如期为他进行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这台手术由深大总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巩鹏教授亲自主刀,术程非常顺利,除去术前麻醉准备跟术后复苏时间,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术中出血不到20毫升。术后经过1天左右的恢复,就可以下地进行康复锻炼了。
“感谢巩教授!感谢深大总医院!”,出院时,老大爷紧紧的拉着巩鹏教授的手,无比感激。
老大爷及家属为巩鹏教授团队送来锦旗以示感谢!
如何鉴别痔疮便血跟肠癌便血
便血往往只是消化道出血,特别是下消化道(自小肠上段至肛门)出血的表现,便血的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某种疾病的“真凶”,在我们的消化道中,首先被列入的就是肛门疾病“团伙”,因为它们是便血最常见的惯犯。其中又数痔疮“犯罪”频率最高。俗话有云“十男九痔、十女十痔”,无论是外痔还是内痔都可能会引起便血,这种出血一般由于硬的大便勉强通过肛门,损伤痔疮充血的小静脉所致,出血量不多,往往只有几滴,以不痛居多,很多人就是把结直肠癌的便血误以为是痔疮便血。
结直肠就是老百姓平时说的“大肠”,是癌症高发的一个部位。大肠癌便血通常是粪便通过时,擦到肿瘤表面,引起出血。常表现为大便表面附着暗红色血液,结直肠癌是便血的常见病因,国外统计约占便血就诊病例的30%~50%,40岁以上的中老年注意。除便血外,大肠癌的症状还可有下腹痛、拉肚子、便秘、大便变细、便中带鼻涕样粘液、里急后重等不适,到了晚期病人还可以出现消瘦或苍白、头晕等贫血表现。
对于排查便血上面的“嫌犯”名单,找出真凶,医生一般有最重要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肛门指检
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要数肛门指检。不要小看了这“一指神功”,可以说距肛门8~10厘米以内的直肠都是它的“管辖范围”,单靠它,80%的直肠癌可以获得诊断;各种常见的疾病,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低位直肠癌等,也可“一摸便知”。
“第二板斧”:肛门镜
肛窥又称肛门镜,也是肛肠科必备的 “侦查武器”。检查时医生将镜子涂上润滑油,缓缓自肛门插入直肠后,将内芯取出,外套管逐渐往外退出,在聚光灯照射下直视直肠、肛管粘膜的情况。“一指神功”依靠的是触觉,而它依靠的是视觉,两者刚好形成互补,是检查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癌等的重要手段
“第三板斧”:电子内镜
如果前两板斧都没能找出“真凶”,那么我们就要用上最强大的“第三板斧”了——消化内镜,主要有胃镜、肠镜。
胃肠镜外形有点像武侠小说常见的武器“鞭子”,检查时,在医生的操作下胃肠镜犹如长着眼睛的鞭子,像蛇一样蜿蜒地进入胃肠道,将所看到的高清晰的图像实时的展示在显示器上,供医生观察。胃肠镜对于小量到中等量便血病人的诊断很有价值。
胃肠镜的强大还在于它除了可“侦察”疾病外,还具有“现场办案”的能力,可内镜下直接止血,方法有电凝固、止血药喷洒、硬化剂量注射、小血管钛夹止血等。对以肠息肉等,还可“就地正法”,直接切除。
巩鹏教授温馨提示: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发现时既不应该紧张慌乱,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三板斧”检查,找出那个“幕后真凶”,得到有针对性的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
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建议40岁以上人群常规每年一次肠镜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一个良好的预后。
巩鹏教授 普外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曾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处长。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曾在德国海德堡外科医院、德国图宾根大学肿瘤外科作为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0项,参与各类课题8项,共获科研经费600万元。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50名。
诊疗特长:胃肠道肿瘤;甲状腺、乳腺疑难性疾病;胆道、胰腺肿瘤、胆道梗阻及疝腹壁疾病。
研究方向:胃肠手术对胆道影响的机理及防治,肠癌肝转移的基础与临床,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胆道、胰腺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治疗;干细胞与肝切除肝损害、干细胞与肝脏肿瘤;梗阻性黄疸脏器损害的机理及防治;
巩鹏教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08:00-12:00 ,下午14:00-17:00
深圳大学总医院普外科自9月开科以来,已常规开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术、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等手术。学科带头人巩鹏教授推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 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对每个病人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胃肠肿瘤的内镜活检(消化内科)、甲状腺乳腺肿瘤的术前穿刺活检、新辅助化疗、转化化疗、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