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2岁女子经历20天‘断崖式衰老,确诊卵巢早衰’”的话题引发大家的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该新闻关注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网友提出疑问:卵巢早衰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如何预防卵巢早衰?
什么是卵巢早衰?
绝经也就是月经自然终止,自此卵巢不再排卵并停止生成雌孕激素,有些女性可能会更早。
女性绝经年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族群、吸烟和生育史等。女性的绝经年龄大多在 48~50 岁左右,其中美国自然绝经的中位年龄是 51.4 岁,而中国是 48.5 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符合这个时间段的,轻微的提前和延后并不一定是有问题的。
如果在40~45岁绝经,我们称之为“早绝经”。如果在40岁之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我们就会考虑诊断为“卵巢早衰”。
既往的研究显示,卵巢早衰在35岁之前的发病率约为1/250,40岁之前约为1/100[1]。而近年来,卵巢早衰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与环境改变,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运动减少,压力增加等多因素有关。
卵巢早衰可能会给女性的身体带来许多问题,包括月经稀发、闭经、雌激素缺乏引起的潮热、阴道干燥、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增加、痴呆和认知功能下降、心理疾病增加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卵巢早衰有哪些信号?
多数女性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月经期缺失,或者月经量较之前明显减少,其他症状包括:
a. 潮热:感觉胸部和面部好像有一股热浪并蔓延至全身;
b. 夜间大量出汗;
c. 睡眠障碍;
d. 情绪改变,易激惹;
e. 阴道干涩,性交疼痛。
如果年龄小于40岁且有持续至少3个月的月经不规律,则应就诊。
如何预防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不容易预防,这主要是有75%~90%的病例原因不明。然而,目前已经确定了一部分可能引起卵巢早衰的诱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毒素(化疗和放疗,以及某些病毒比如腮腺炎),会导致卵泡加速耗竭。
如果确诊卵巢早衰,我们肯定不能置之不理。很多人一开始难以接受——患者形容自己得知诊断后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情绪状态时,最常用的词语为“崩溃”“震惊”和“困惑”。
诊断为卵巢早衰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的抑郁和焦虑障碍,因此医生最重要的初始治疗步骤是以较为感性和关怀的方式告知患者诊断结果,提供准确的信息,给予足够的心理安慰,并安排后续的治疗。
卵巢早衰确实不可逆,除非有绝对禁忌症,否则所有卵巢早衰患者均应接受激素替代治疗,以改善雌激素水平降低带来的负反馈,并降低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建议过早绝经的女性使用激素直到至少50岁。
保护卵巢,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预防:
1. 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以免影响到性腺输出而引起月经失调,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
2.减缓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让心情放松,情绪的异常波动都必然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决定月经变化的卵巢功能的调控,使月经紊乱。
3.切勿滥用药物,不吸烟,不盲目减肥。避免外界的不良因素增加卵巢毒素的蓄积。
4.适当锻炼,如游泳、跑步快走、做有氧操等,因为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持体型,还可以缓解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