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深圳,相隔1700KM的范先生在老家的某三甲医院复诊腹部CT时,发现肝脏上“又”长出了一块“坏东西”,但是他的眼神中似乎却莫名的淡定,不远千里再次来到我这里。因为他对自己的病情简直了如指掌。
10年间,病情的反复似乎让他已经习以为常,毕竟自己是个 “老病号”了,在他们的“病友微信群”里,他算是过来人了。
10年间,他的肿瘤复发了5次,用他的话讲,“我都习惯了,每2年1次,有规律的,就像秋收一样…”能如此宽心调侃人生,如此乐观、积极治疗的范先生,也实属不易,做了5次微创射频,1次免疫治疗,1次细胞治疗…但这些,并没有因为反复“折腾”,让他失去“抗癌”的斗志和积极性。
这次因为复发肿瘤范围过大,再次射频消融效果可能不佳,经反复研究和讨论后还是决定实行切除。范先生和他的妻子紧握双手,同意该治疗方案。术后9天,健康顺利出院。
(PD1,最新晚期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肝癌10年了?一般而言,一旦带“癌”这个字,我想很多人都认为可能1年就没了…但这正是你们所理解的误区。
2020年,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每年,全球有81.5万人被诊断为HCC,亚洲占大多数,中国几乎占所有病例的一半。原发性肝癌,肝上皮细胞源性,包括肝细胞性和胆管细胞性。主要发生在慢性肝炎(乙肝或丙肝)肝硬化患者人群,其病理过程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当然,有时候也会跳过肝硬化这一步,直接演化为肝癌。
(我国前10名恶性肿瘤发病率)
一般肝癌易发人群,与以下因素相关:乙肝病史,酗酒者,吸烟者,肝癌家族史,长期熬夜、劳累、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等。
那如果确实不那么幸运罹患了肝癌,你是否就应该绝望了呢?不!绝对不要!
看看这位术后10年抗癌患者,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定期复查,要按时。
通常肝癌如果能以手术治疗患者我们要求术后2年之内,每3-6个月复查1次;2年后可每6个月复查一次。
其次,复查内容,要标准。
肝癌术后患者我们都要求复查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肝肾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造影,腹部增强CT或普美显磁共振。
然后,术后治疗,要规范。
对于存在乙肝的肝癌患者,不管病毒高低,肝功好坏,都必须服用抗病毒药物。术后是否需服用靶向或者免疫药物,这必须结合随访的病情而定,并不是所有术后患者需进行如今火热的“靶向+免疫”治疗,这是针对终末期或进展期肿瘤而言。
最后,心情和情绪很重要。
虽说几个字是如此简单,但常人于心,却是充满辛酸与无奈,“抗癌”是需积极面对,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也许10年太短,但我们相信,医学在不断发展进步,患者对疾病认知也需要重新调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方案,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跨越10年,20年….
(声明:文中名字为化名,图片为网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