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热点再出发,了解成人ADHD——成人ADHD诊疗心得分享

赵刚医生 发布于2023-06-26 12:08 阅读量5416

本文由Dr. Z原创


导语

一提到ADHD,很多人都会想到“儿童多动症”,的确,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人们逐渐对儿童ADHD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家长也尤其关注儿童青少年的ADHD问题,但对于“成人ADHD”,大众的关注目前相对较少。


成人ADHD看起来似乎是“少见”的,但其实成人群体中ADH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发育障碍,2021年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在考虑起病年龄标准时(要求7岁或12岁前发病),全球成人ADHD的患病率约为2.58% 1,可见其患病率并不低(对比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抑郁症患病率约为4.4%)2,成人ADHD受重视的程度尚未企及抑郁症,而成人ADHD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却是切实存在不可忽视的。近年来,成人ADHD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临床实践也应紧跟研究脚步,进一步深入了解ADHD并发展和完善成人ADHD的诊疗工作。


医脉通特邀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赵刚医生进行成人ADHD知识和诊疗经验分享,结合相关热点研究,共话ADHD表现及危害,并分享成人ADHD诊断重要线索,与广大临床医师进行临床探讨和交流。


【疾病认知:成人ADHD的症状、共病和功能损害】


ADHD之所以看起来“少见”,是因为与儿童患者相比,成人患者的某些核心症状(例如多动症状)可能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条理性、冲动易怒等3,4,5,加之少有人关注和了解这个疾病,患者可能被冠之以“懒”、“性格不好”、“脾气暴躁”、“不成熟”等,使得成人ADHD被“隐身”。成人ADHD的症状需仔细甄别,给患者带来的功能损伤和生活质量下降更应该重视。


1. 成人ADHD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且大多数成人ADHD患者存在精神障碍共病

总体来看,成人ADHD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有些患者表现以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为主;有些以做事、语言组织、时间管理条理性差为主;还有些以冲动易怒为主;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上述组合症状3,4,5。文献计量分析显示6,关于成人ADHD的临床症状特点的关键词汇中,“冲动性(impulsivity)”、“持续性(persistence)”、“精神障碍共病”(psychiatric comorbidity)、“病态赌徒(pathological gamblers)”等出现频率较高。同时,成人ADHD的症状与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边缘型人格等)还会存在一定的重叠4,7,8,增加鉴别难度。


如上所述,ADHD还可能与精神障碍共病研究显示大约75%成人ADHD患者共病一种精神疾病,60%的患者共病多种精神障碍8,而多重诊断则更为复杂。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6,目前ADHD的研究对象仍然以儿童群体为主,该结果一方面与ADHD被认为发病于儿童期有关,另一方面,即使ADHD持续到成人时期,成人患者的症状往往会被其他更具有“成人色彩”的共病问题所掩盖,例如:焦虑障碍(ADHD患者共病率为23.8%-47.1%9-10)、抑郁障碍/抑郁症(ADHD患者共病率为18.6%-45.76%9-10)、物质使用障碍(ADHD患者共病率为2.43%-35.12%9-11)、人格障碍(ADHD患者共病率为10%-75%12)、睡眠障碍(ADHD患者共病率为13.43%10)等,使得ADHD未能得到及时诊断。


2. 成人ADHD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功能损伤

成人ADHD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创伤不可忽视的。ADHD导致成人患者存在不同方面的功能损害:如学业发展、职业功能等,他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关系维系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13-16。文献计量分析显示6,关于ADHD对成人的影响上,“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监狱(prison)”、“药物使用(drug use)”、“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behavior)”是与“adult ADHD(成人ADHD)”的共现关键词群,是成人ADHD的研究热点,这些描述词汇中可以侧面反映成人ADHD的某些症状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功能损害:ADHD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可以导致不良情绪与行为。这些都凸显了重视成人ADHD规范化治疗的必要性。

【诊疗分享:成人ADHD诊断重要线索临床总结】


目前,成人ADHD的诊断与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表的应用和有效性方面6,但实际上,个人认为,诊室内患者的自我描述和有经验医生的观察和总结远比使用评估量表来得更丰富多彩,以下是个人总结的几点临床情境观察,与各位同行进行分享和探讨。


1.临床情境1:在ADHD门诊,家长急躁地抱怨“为什么看病这么慢”,作为医生的你会如何思考?

大量研究证明,ADHD具有高度的遗传性5,17,遗传率高达70%-80%17。ADHD患儿的父母或兄妹也是ADHD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8倍18。如果双生子之一患有ADHD,那么另一个患ADHD的危险性是80%-90%5。而收养关系的父母或兄妹ADHD的患病率明显低于亲生父母或兄妹19


结合这样的遗传背景,我们再来看上面的这个问题,在正常的诊疗过程中,绝大多数家长和儿童都能按照预约时间估计好自己就诊的时间,并且可在接受时间范围内做到耐心等待,但如果孩子的家长此时表现异常急躁,尤其是在其孩子也被诊断为ADHD患儿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某些冲动情绪问题,在他们的父母身上也同样存在。如果理解了这些,我相信很多医生会很快能帮助这些家长识别出自身ADHD的存在。


2.临床情境2:与成年人交谈时,对方需要你重复询问,还经常答非所问,背后隐藏的秘密是什么?

我们还可能遇到这样的情景:你在跟身边的人认真探讨一件事情,而对方总是出现一些打岔行为,比如一会看看手机、一会又摆弄一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小东西,甚至当你跟他说完之后,他(她)好像没听清楚,需要你再重复一遍,或者作出不恰当地回应。起初这会让你有一种挫败感,怀疑自己的表达不够清楚,但最终你会发现,问题不是出在你这里。


当你静下来去研究这些“重复询问,答非所问”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在别人发表观点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并没有认真去听,或者努力去听了,但是没有耐心从头听到尾,或者是你说话的方式过于隐晦,他们更喜欢简单直接的沟通方式,这些都是让他们出现“重复询问,答非所问”的原因。当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医生,我们需要考虑这是否是成人ADHD在生活中的一种表现。


3.临床情境3:当你用责怪的语气与他们沟通时,是否会激怒他们?

我们还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她)很敏感,跟他们说话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尤其是当你用责怪的语气跟他们讲话的时候,他们会很容易被激怒,甚至“当场翻脸”,亦或是跟你“争执不休”。总之,他们不想被这样对待,即使知道自己是错的,他们也不想在当下承认,而表现出莫名其妙的愤怒或辩解。


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认为这个人只是单纯脾气很差或是在狡辩,我们需要分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当你坐下来跟他们探讨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他们小时候就是在被指责、被批评、被抱怨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对这种声音异常敏感,甚至无法忍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小时候会受到这么多的批评和负面反馈?去除外部因素,我们是否会想到,可能跟这个孩子的自控力差、多动有关系,而这些可能就是ADHD曾来过的“痕迹”。所以,遇到上述情况我们要尽量保持克制,调整自己说话的语音、语气、语调到对方能接受的程度,避免激怒他们,以做到有效沟通,并最终做出正确诊断。


小结

成人ADHD患者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这跟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后来的生活经历以及共病等都密切相关,同时这些症状也是儿童ADHD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发展的结果。成人ADHD患者存在着显著的功能损伤,在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创伤。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或者生活过程中,遇到这类情况,一定要仔细观察,也许我们做出的某种感同身受或者共情的举动,会成为疗愈他们的一剂药引,开启成人ADHD患者的新生活。


专家点评


罗学荣 教授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博士生导师,任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

  •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湖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青少年学组副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儿童工委副主任委员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湖南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湘雅二医院自闭症专病中心主任


该文对成人ADHD的重要性和诊疗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鉴于ADHD对成人各方面功能造成的重大影响,它提醒人们注意成人ADHD的存在,并强调了诊断的复杂性和功能损伤的重要性。除了充分了解成人ADHD的症状表现和功能损伤,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观察和总结也会给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这些来自临床情境的提示会帮助临床按图索骥,实现患者的及早诊断,这往往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继而启动治疗,帮助患者尽快获得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Song P, Zha M, Yang Q,et al. The prevalence of adult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glob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Glob Health. 2021 Feb 11;11:0400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 Global Health Estimate[M].2017.7-9.

[3] 王玉凤主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9.

[4] Asherson P, Buitelaar J, Faraone SV, et al. Adult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key conceptual issues [J]. Lancet Psychiatry. 2016 Jun;3(6):568-78.

[5] 郑毅, 刘靖主编.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6] 潘威,赵楠,蒋盈.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20(02):43-49.

[7] Sedgwick-Müller JA, Müller-Sedgwick U, Adamou M,et al.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UK Adult ADHD Network (UKAAN). BMC Psychiatry. 2022 Apr 22;22(1):292.

[8] 赵恺,李晓一.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研究进展[J].浙江医学,2022,44(22):2461-2465.

[9] Kessler RC, Adler L, Barkley R,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adult ADHD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m J Psychiatry. 2006 Apr;163(4):716-23.

[10] Seo JC, Jon DI, Shim SH,et al.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ie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mong Adults and Children/Adolescents in Korea. 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22 Feb 28;20(1):126-134.

[11] Chen Q, Hartman CA, Haavik J,et al. Common psychiatric and metabolic comorbidity of adult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PLoS One. 2018 Sep 26;13(9):e0204516.

[12] Matthies S, Philipsen A. Comorbidit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Adul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Review of Recent Findings. Curr Psychiatry Rep. 2016 Apr;18(4):33.

[13] Goffer A, Cohen M, Maeir A. Occupational experi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ADHD: A qualitative study. Scand J Occup Ther. 2022 Jul;29(5):403-414.

[14] Gordon CT, Fabiano GA. The Transition of Youth with ADHD into the Workforce: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Clin Child Fam Psychol Rev. 2019 Sep;22(3):316-347.

[15] Kahveci Öncü B, Tutarel Kişlak Ş. Marital Adjustment and Marital Conflict in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ADHD and Their Spouses. Noro Psikiyatr Ars. 2022 Apr 19;59(2):127-132.

[16] Brunkhorst-Kanaan N, Libutzki B, Reif A,et al. ADHD and accidents over the life span - A systematic review.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21 Jun;125:582-591.

[17] Zayats T, Athanasiu L, Sonderby I,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Norway. PLoS One. 2015 Apr 13;10(4):e0122501.

[18] Kessi M, Duan H, Xiong J,et al.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 updates. Front Mol Neurosci. 2022 Sep 21;15:925049.

本文转载于“医脉通精神科” 2023-05-17 14:46 发表于北京   原创作者Dr. Z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