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为家庭疗伤(家庭治疗4)

赵刚医生 发布于2023-05-24 11:24 阅读量1088

本文由Dr. Zhao原创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我们秉持家庭共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家庭给予我们的“印刻”
I own me, and therefore I can engineer me.(Virginia Satya)
关键词
关系

家庭治疗的渊源


       家庭治疗最早出现于本世纪40年代后期,Theodore Lidz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常分裂成相互对抗的小团体,呈现分裂现象,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父母之间常因一方性格强硬而过分影响夫妻与家庭关系,呈“扭曲(skem)”的病态家庭人际关系。著名的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和Lyman Wynne等的研究也发现不良的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病程及预后都有不利的影响。为此,一些原本从事心理分析的精神科医生开始尝试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为治疗对象,试图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以消除精神症状。许多学者各自开展了这种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962年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心理治疗体系便正式确立了。60年代以后,不少家庭研究者与家庭治疗者把研究对象扩大到神经症和行为问题的家庭,并据临床或研究经验,提出一些家庭行为理论。以后一二十年中对“家庭”的心理机能、结构与病态行为逐渐有了完整且有系统的知识与了解,并将关心的对象逐渐由严重的精神病人的家庭扩展到一般性家庭问题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各地相继成立了许多以“家庭治疗”为主的中心和诊所,除对家庭治疗大力推行以外,还对修正家庭治疗的理论做出了贡献。

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


       家庭治疗的流派很多,各有各的理论取向与治疗方式,但总起来看大致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目前观点中正宗的家庭治疗,包括结构论观点的结构模式、系统论观点的系统模式、重视提高个人自尊和改善沟通的萨提亚模式、注意信息交流的交流模式、强调逐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模式和不谈理论只讲实效的经验模式以及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家庭治疗等;第二类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学说,认为精神疾患的成因与家庭关系不大,不是家庭的内部因素导致了病患,而是病人给家庭带来了难以忍受的困惑与挑战,使得家庭成员心理上不堪其扰,行动上不知所措;第三类是采用家庭治疗的方式进行心理分析或行为治疗等。

家庭治疗的基本假设


    (1针对整个家庭成员,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矫正共有的心理病态;

    (2“被确诊的病人”所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是问题或症状而已,其家庭本身才是“病人”或“病因”;

    (3)治疗者应避免卷入纠纷,而应在家庭内部调节人际关系,促进谅解,使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的病态情感结构及其发展过程,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爱,向正确方向发展。家庭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多,如婚姻治疗、行为矫正治疗、交往分析、实验和结构家庭治疗、家庭系统治疗等等。治疗者做家庭治疗的“主持人”,要促使彼此从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互相心平气和地交流,做到大家真正了解、理解和谅解,往往会在短期内收到实效。

家庭治疗针对哪些问题?


    (1)用于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和神经症性的问题,进食障碍和心身疾病,青年夫妻的冲突等;

    (2)当家庭成员间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个体治疗)无效的,或是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冲突,或是家庭对个体治疗起了阻碍作用,可以寻求家庭治疗;

    (3)症状虽反应在某个人身上,但却是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家庭过于忽视或过分焦虑某一患病成员;家庭成员要求参与某个病人的治疗;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发作的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家庭中某成员与其他成员交往有问题的时候,有必要考虑家庭治疗;

    (4)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病人中,先不考虑首选家庭治疗。如果有其他肯定的精神病理问题,如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家庭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


       我们愿意和您一起探讨家庭、调整家庭结构,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好书推荐:


                                    



家庭の艺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