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家庭,这些过往经历,无不体现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中,可以说文化背景是我们早年生活的基调。
下面与大家分享我曾经接触过的典型案例,希望能给存在类似问题的家庭一点启示。
案例:
开展家庭治疗以来,越发觉得所见家庭“似曾相识”,同时又有本地“特色”,相识的是每个问题儿童的背后,不约而同的都有一对不能相处的父母,“特色”之处在于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人的“耕作方式”。
小韦是个聪明可爱的9岁男孩,他的家庭表面看起来跟本地很多家庭一般无二,父亲外出务工,母亲是家庭主妇,看上去生活平静,父母和睦恩爱。
只是小韦天天惹妈妈生气,在父母的眼里,这是个“无药可救”的问题儿童:上课不专心,天天跟妈妈吵架,与妈妈做对┉
父母不断在他身上安罪名,但是在我们一个半小时的交谈中,他却乖乖地坐在一旁自己玩耍,只是十分留意父母的一举一动,尤其注意父母之间的谈话。
父母谈话平和时,小韦也在一旁平和的玩耍;当父母的谈话陷入僵持,各自保持沉默时,小韦明显变得紧张起来。
家庭治疗中把这种不停观察父母的孩子叫做“父母的守望者”,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被卷入父母的矛盾中,成为三角关系中的一角。
曾有研究者做这样一个试验,让孩子在单面镜后面观察父母的交谈,同时用仪器检测孩子的生理指标,结果,每当父母发生争执,甚至争吵时孩子的心率、呼吸就会加快,手心汗液分泌就会增加,这项研究证实了很多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与父母关系息息相关。
在这次治疗中,我观察到的这个家庭似乎“风平浪静”,夫妻俩出乎意料的客气,让我对这次治疗完全摸不着头脑,我只好对他们说:“你们看来是很和气的一家人,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问题,对你们没有信任感?也许这个谜底,只有你们自己才知道”。
我说完,做出要告退的示意,小韦的妈妈突然紧张起来,“吞吞吐吐”的说出来真相。
原来小韦的父亲在家时间很少,小韦的妈妈每天独自面对着孩子,这个9岁男孩的一举一动,都被妈妈用放大镜一样细致观察,母子之间毫无空间可言。
而缺乏丈夫关怀的妻子,满怀的悲愤都投射在儿子的管教上。神经紧绷的妈妈,不能容忍一个9岁男孩的正常顽皮和玩耍。
妈妈说:“我有时生气骂孩子,气的自己都全身发抖,而孩子也同时气急败坏,全身发抖┉我知道自己不该这样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但就是控制不住,没人在旁边拉我一把,我就像个单亲妈妈┉”,小韦的妈妈哽咽住,不再讲下去。
小韦的父亲沉默着,却完全避开妻子的目光,也许他清楚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说给谁听的。
此时,小韦的妈妈对旁边这位似有似无的丈夫的怨恨全部写在脸上,只是绝不看他一眼,目光完全落在孩子身上。
原来这对夫妻已多年不和,丈夫觉得妻子蛮不讲理,妻子觉得丈夫不负责任。多年来夫妻之间对彼此行为习惯心知肚明,无论大事小情,只要一沟通就发生争吵,最后索性不谈,以冷战的方式避免接触。
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和和气气的家庭,实则“暗流涌动”。
只是妻子一肚子的怨气无处可消,忠心的孩子就走进了这个三角位置,在学校经常出现各种状况,在家里天天跟妈妈吵架,潜意识中以这种方式让母亲对父亲的恨意得到发泄。
活在三角关系中的孩子所在的家庭,大多有一位对丈夫失望的母亲,她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儿女的管教上,造成母亲与子女之间难分难解的关系。而三角关系中的父亲,一般都存而不在,他们不愿意对妻子负责,也乐得让啰嗦的妻子把矛头指向孩子。
这其实是很多中国家庭的一种常见现象,被称作是“丧偶式婚姻”。
而如此阴差阳错的家庭走位,不知让多少孩子困死在这三角关系之中!
关注视频号,了解更多内容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