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失眠怎么办?第二篇:失眠的常用治疗方法

吴红彦医生 发布于2022-06-07 15:07 阅读量2326

本文由吴红彦原创

 上回说到失眠常用西药治疗,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一、心理治疗

       由于工作、学习、或者生活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这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正常的事情,最多也只能算是亚健康状态,不必过分紧张与焦虑。

      但有的人对这种短期的失眠常常过于担心,甚至产生了焦虑情绪。久而久之,反而使其演化为严重的失眠与焦虑,严重的便引起一系列生理不适的症状。而且,一到晚上就条件反射地对入睡产生恐惧,越是着急越睡不着,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实,由于个体年龄、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对每个人睡眠时间长短及条件质量的要求也不相同,故判断睡眠质量的好坏当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以能否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依据。

  首先,要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确保卧室舒适,且不受声音和光线干扰,温度适宜。其次,晚餐也要注意时间与食入量,不要吃过饱或难于消化的食物,当然也不要空腹上床。尤其是,晚上避免过度饮用饮料、茶饮、咖啡等。吸烟常常也会影响睡眠。再者,别把问题带到床上。实在难以入睡时,不要试图强迫自己入睡;可尝试阅读书籍或干点其它不会引起自己兴奋的事情,慢慢引导入睡。还有一点是,睡觉前一定要给自己设定闹钟,让自己在次日凌晨一定要起床,慢慢地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

二、音乐治疗

      养成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在睡前可欣赏舒缓的小提琴曲、小夜曲,或是轻音乐,使人产生安静稳定的情绪,从而有助于睡眠。

 

全曲约为60分钟,是世界公认最有效的催眠曲,据说这首曲子是巴赫帮助患有失眠症的伯爵所谱,在完成演奏后,还被赠予了一只装满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示答谢。

据一家国际神经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weightless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们心中65%的焦虑,同时还能使心率下降35%,被人称为世界上最轻松的音乐,因此催眠效果也是无比强大的。

催眠曲Sleepsong是神秘园乐队《大地之歌》专辑里的第六首曲子,由于节奏十分的空灵飘渺,能让人产生心灵净化和冥思的感觉,所以很容易就能达到催眠效果,让人快速的进入梦乡。

玄秘曲是从1889-1897年创作的6首同名曲,其中第一首最具影响力,是由法国作曲家埃里克·阿尔弗雷德·莱斯利·萨蒂所创造,既具有东方的神韵,又富有宗教的神秘,空灵的音符十分具有催眠曲的功效。


这首曲子是由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所创作,月光曲是贝加摩组曲中的一首,整首曲子描绘了月夜宁静缥缈的景象,让人不禁产生置身于月光中的感受,钢琴声仿佛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起到了很好的催眠放松作用。

三、运动疗

     运动是失眠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治疗方法之一,现在很多传统的运动项目已用于改善睡眠质量,如我国的太极、武术、八段锦、广场舞,国外的瑜伽、冥思等。运动时间段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如睡前较大量的运动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反而引起失眠。运动强度过大,超出了机体的承受能力,会导致机体平衡紊乱,出现焦虑情绪,反而引发失眠。故运动最好在中午以前,选择身体能承受的运动量。

四、食疗

1、治疗失眠的汤类食谱

1.1 桂圆莲子汤: 取桂圆、莲子各60g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1.2 三味安眠汤: 炒酸枣仁30g,麦冬、远志各10g,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1.3 酸枣仁汤: 酸枣仁30g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2、治疗失眠的粥类食谱

2.1 莲子粉粥: 莲子肉皮带心50g,桂圆肉30g,冰糖适量。先将去皮干莲子磨粉,用水调成糊状,放入沸水中,同时放入桂圆肉,煮成粥,加入冰糖,每晚睡前服食1小碗。

2.2 陈皮茯苓百合粥: 陈皮20g,茯苓30g,百合20g,粳米100g。先将陈皮、茯苓、百合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或将陈皮、百合晒干和茯苓共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米粥中,同煮粥。每日1~2次,连服10~15天。   

那么对于治疗失眠,吴教授有哪些经验呢,请看下回讲解。


吴红彦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优秀专家、省名中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现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方药量效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30余年,研习经典,善用经方。临床擅长内科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肿瘤,妇科经、带、产后病、不孕不育,以及皮肤科痤疮、湿疹、荨麻疹等常见疑难杂病的疾病治疗。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8部,获各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发新药2项,研发保健食品3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