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五驾马车分别是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其中“教育”是核心,“饮食”是基础,“运动”是手段,“药物”是武器,“监测”是保障。
本章节我们就讲讲糖尿病饮食方面的那些事儿!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住嘴”,那为什么要进行饮食控制呢?
大量临床试验均已证实一个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控制饮食,无论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标准难以控制在目标范围, 这是因为科学的饮食控制可以减轻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有助于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防治低血糖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以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并且还可以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因此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有些人一听到糖尿病患者要进行饮食控制,就会觉得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能喝,那到最后岂不是要饿死了?
其实我们讲地糖尿病饮食控制并不是不让患者吃东西,而是要在吃东西的时候把握一个合理的饮食原则。
科学饮食原则:
①合理控制摄入总热量
②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③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科学饮食的目的:控制病情 + 享受美食!
第一步 计算理想体重
首先计算自己的理想体重=实际身高(cm)-105
再根据实际情况估算您的体型:
第二步 计算总热量
不同体力劳动的热量需求表
每日所需要的总热量=理想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的热量(根据自己的实际运动状态选择热量级别)
举个例子:老王,男性,56岁,身高170厘米,体重68公斤,职业:会计。患糖尿病4年,采用口服药+饮食治疗,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先算老王的理想体重=170-105=65公斤
老王体型正常,轻体力活动,故选择每公斤体重30千卡的能量级别
所以:每天总能量=30×65=1950千卡
第三步 合理分配,平衡膳食
算出每日饮食的总热量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分配的问题了。参照我国居民饮食金字塔的膳食分配比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天的营养摄入中,碳水化合物应占50-60%,脂肪25-30%,蛋白质则应占15-20%。
怎么把总能量转换成具体的食物?
关于食物的换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专门的食物交换份法,但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可能不大适合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记的方法—手掌法则
普通成人一天的主食(即碳水化合物)约为5~6两。每顿吃的淀粉类主食(如馒头、面条、米饭等),一个拳头大小(2两左右)就够了,每天2~3个拳头的主食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患者年轻,运动量大、体力活动多就可以添一点;如果是老年患者,运动量比较小,那么一定不要超过这个量。
一个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大约为每千克1克。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选择摄入相当于掌心大小的,厚度相当于小指厚度的肉类、蛋类或豆制品类的重量(约50克),就基本可以满足一天的需求了,一个成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00克(2两)以内。
我们一天所摄入的脂肪,除了来自于烹饪油,还包括大量的肉类、奶类甚至坚果类。因此,在烹饪时油就不能放太多,每人一天的油脂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内,一个大拇指尖(第一节)就差不多了。如果是三口之家,那就是全家一天摄入3个大拇指尖的量就够了。
每天进食500g~1000g新鲜蔬菜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两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大约有500g。当然这些蔬菜都是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如绿豆或黄豆,卷心菜、白菜等。需要注意的是,像红薯、土豆、莲藕等根茎类蔬菜由于淀粉含量较高,不应归类在蔬菜类里,而要算在主食粮谷类里。
蔬菜和水果都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且蔬菜含糖量较水果低,但蔬菜中的维生素易破坏,而水果的维生素则能保留较好。水果含糖量比蔬菜多,可酌情选用一点,水果一天需要量则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大约相当于200g。当然这些水果指的是升糖指数(GI)不高的水果,如苹果、桃、梨、樱桃、李子、杏干、柑、橙等。
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酒,如果一时难以戒掉,也要尽量少喝。最好选择红酒、啤酒等,高度烈性白酒应当禁饮。用标准的杯子作为参照,建议每次红酒的量以食指高度为准,啤酒的量则以中指高度为准。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药后饮酒易出现心慌、气短、甚至出现低血糖。
注意:如果您的体型肥胖、而且活动量不足,那么热量摄入就要限制严格一些;反之,如果你的体型偏瘦,并且活动量较大,那么热量摄入则应适当放宽。如果有一些特殊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在饮食摄入上会有特别要求。此时需要咨询内分泌科和营养科专家,另外个体化调整。
对于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一日要保证三餐,基本保证定时定量。三餐的食物量可做如下分配: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者各按1/3量分配。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①饮食宜淡、宜缓,宜暖,意思是饮食上注意清淡,少盐;不要暴饮暴食,粗嚼急咽;
②饮食温度要适中,不宜过烫、过寒;
③烹饪时植物油为理想的烹调用油;
④宜吃食物纤维,不宜吃容易使血脂、血糖升高的食物;
⑤注意限制饮酒。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