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在瘙痒性皮肤病中的分享

叶秋华特诊号医生 发布于2025-03-12 14:29 阅读量257

本文由固生堂助理原创

1. 引言

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中药治疗的一大法宝,在皮肤科中的应用范围甚广,疗效显著。古往今来,对中医外治法的研究、革新从未停止过,到了现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还出现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外治法相结合的外治方法,例如穴位注射法。而瘙痒性皮肤病,囊括了大部分皮肤科常见病,瘙痒也是困扰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之一。本文将从中医外治法入手,讲述外治法在瘙痒性皮肤病中的优势。

外治法是外科所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中医外治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曾记载“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出现了药物性外治方法、非药物性外治方法,其中药物性外治方法是指外用中药使药物直达病所的外治方法,而非药物性外治主要包括针刺、拔罐、刺络放血、疱壁清创等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以引入现代科技为特色的外治法,如水针、穴位埋线、中药离子导入。

瘙痒是诸多皮肤病症状中最常见的,对生活影响最为显著且持久的;历代医家对瘙痒也有诸多研究,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难经》:“痛为实,痒为虚”。在瘙痒性皮肤病中,以湿疹、荨麻疹、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为代表,成为困扰大多数患者的问题之一。另外,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类疾病具有简便、价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势。

2. 火针

火针疗法以温热刺激穴位来鼓舞正气,调节脏腑,激发经气,具有针与灸的双重治疗作用。火针疗法是一种将特制针具高温加热后,采用一定手法刺入局部腧穴或患处,以祛邪治病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灵枢·官针》:“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近年来,火针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火针治疗皮肤病施治简便、疗效确切,能起到温壮阳气、生肌敛疮、祛腐排脓、祛风止痒的作用。所以,火针在皮肤科的应用广泛,对于感染性皮肤病,如疖、毛囊炎、带状疱疹、扁平疣等;皮肤附属器疾病,如痤疮、酒渣鼻、斑秃等;色素障碍性疾病,如白癜风等;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皮肤淀粉样变等;物理性皮肤病,如鸡眼等;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等;无菌性脓疱性疾病,如掌跖脓疱病等;瘙痒性疾病,如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慢性湿疹等,均有很好的疗效。火针通过针与灸的双重刺激,温通经络,散寒解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中药外用法

中药外用法是通过皮肤直接对药物的吸收来加强局部循环,促进体内湿气排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类疾病所引起的瘙痒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在各类瘙痒性疾病中广泛应用。最常用于临床应用的中药外用法主要有中药熏蒸、中药外洗两类。

3.1.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法是通过加热中药汤剂,使药物以蒸汽的形式被患处或穴位吸收,进而加快人体对药剂的吸收速度。该法从中医角度来说,热蒸汽使腠理开泄,将药物透皮吸收,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止痒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蒸汽的温度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皮肤和周身血液及淋巴液循环,改善皮肤机能与营养,补充皮肤水分,避免口服用药对消化系统造成的刺激,还能减轻肝肾负担。

3.2. 中药外洗

中药外洗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外洗法是指将中药煎汤后冷却至适宜温度,在患处进行擦拭、淋洗、湿敷等操作。中药外洗不仅使局部清洁、止痒,改善局部皮肤的微循环状态,还可将药物透过皮肤传导至全身经络,以疏通气血,调和阴阳,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外科精义》载中药外洗有“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的功效。临床上多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开具不同外洗方。

4. 针灸疗法

4.1.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主要通过金属针对人体局部进行直接刺激,发挥穴位与经络刺激的双重作用,可快速起效。针刺通过经络传导,外联皮肤、四肢及机体各关节,内系五脏六腑,可有效调节患者气机,进而发挥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其实可以减少局部炎症介质的产生,如组胺和5-羟色胺。皮肤科多采用银针、耳针、梅花针、电针疗法、电热针、磁极针疗法等多种针刺疗法,并在湿疹、蛇串疮、牛皮癣、油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刺法治疗皮肤病的选穴过程中,取穴方案多样,但总的来说应遵循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三大原则。以湿疹为例,循经取穴时根据经络循行脏腑辨证,则多选用太阴脾经穴位(例如脾经的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利湿,再配合多气多血的阳明大肠经之曲池、合谷等穴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加血海以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选肺俞、脾俞等穴以宣发肺气、健脾益气);辨证取穴时,结合病程辨证,湿疹早期治疗以清热利湿兼活血化瘀为主(取穴三阴交、阴陵泉、血海、曲池等),后期治疗以健脾养血兼滋阴润燥为主(取穴三阴交、血海、脾俞、膈俞等);局部取穴时,多采取就近原则,发于上肢就选取上肢的穴位,发于头皮,则选择头皮的穴位,发于下肢的则选择下肢的穴位等。

4.2. 灸法

灸法即艾灸,艾灸疗法是指点燃艾绒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治疗方法。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