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9年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病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全世界已经有2亿多人感染(感染人数每天还在增加),并有数百万人死亡(数据还在进一步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还没有发明(发现)一种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药物。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是构建群体免疫、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国要求大于18岁的成人均接种新冠疫苗(少数特殊例外),并批准3~17岁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1]。
问题一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用于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COVID-19疫苗)有132种,还有194种疫苗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2]。而根据疫苗的种类,目前新冠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载体疫苗、DNA疫苗、RNA疫苗等。
在我国生产的疫苗有:
(1)灭活疫苗
批准上市的3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
(2)腺病毒载体疫苗
批准上市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重组亚单位疫苗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3]。
问题二 哪些人需要接种?
在我国,建议大于18岁的正常成年人及3-17岁的正常儿童均需接种。
问题三 慢性肝炎病人可以接种吗?
慢性肝病,病情稳定,无生化异常,建议接种新冠疫苗;如果肝硬化但病情稳定,生化功能正常,建议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如果未经治疗且病情不稳定,则需要治疗后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4]。
问题四 结核病患者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活动性结核病尚未治疗以及抗结核治疗强化期的患者,建议抗结核治疗进入巩固期病情平稳后接种;既往结核经过规范治疗结束,以及巩固病情稳定后,建议接种新冠疫苗。但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灭活新冠疫苗风险更少[5]。
问题五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这类人群需在病情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接种新冠疫苗;成人风湿免疫病患者建议首先接种灭活疫苗[5]。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EULAR)、英国风湿病学会和加拿大风湿病协会在内的多个风湿病组织也鼓励并推荐 COVID-19 疫苗[6]。
问题六 之前或当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是否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美国疾控中心(CDC)建议所有 5 岁及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无论是否有症状或无症状的 新冠病毒感染史。
问题七 中度或重度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中度和重度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和治疗包括但不限于:
(1)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的积极治疗;
(2)接受实体器官移植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3)接受过 CAR-T 细胞疗法或造血细胞移植 (HCT)(移植后 2 年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4)中度或重度原发性免疫缺陷(如 DiGeorge 综合征、Wiskott-Aldrich 综合征);
(5)晚期或未经治疗的 HIV 感染(HIV 和 CD4 细胞计数 <200/mm 3 的人,没有免疫重建的 AIDS 定义疾病史,或有症状的 HIV 临床表现);
(6)使用高剂量皮质类固醇(即,给药≥2 周时每天 ≥20 毫克泼尼松或等效物)、烷化剂、抗代谢物、移植相关免疫抑制药物、归类为严重免疫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TNF) 的癌症化疗药物积极治疗) 阻滞剂和其他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制剂。
因为患有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人或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或疗法的人患严重 COVID-19 的风险增加,美国CDC建议:对于年龄≥5 岁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上述人应尽快接种初级 COVID-19 疫苗,但FD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或 FDA 授权的 COVID-19 疫苗不是活疫苗。
我国卫健委的建议是: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3]。
对于年龄在3-17岁儿童,广东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建议:如存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情未控制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未满1年者;出凝血疾病未控制者;接受抗凝治疗者;再生障碍性贫血停用免疫抑制剂未满 1 年者;淋巴增殖疾病停药未满 1年者;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期(中性粒细胞计数<0.50 ×109/L)患儿;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白血病、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期间以及停止化疗、放疗未满1年者;接受生物制剂治疗(如利妥昔单抗等)患儿,应在停药至少6个内;器官移植状态;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满1年;移植后 CD4 细胞计数未恢复正常等情形患儿应该暂缓接种[1]。
问题八 怀孕、哺乳和生育的妇女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美国CDC建议孕妇、哺乳期、现在试图怀孕或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怀孕的人接种 COVID-19疫苗。没有任何 COVID-19 疫苗都会影响当前或未来生育能力的证据。与未怀孕的人相比,患有 COVID-19 的孕妇和最近怀孕的人(怀孕结束后至少 42 天)患重病的风险增加。此外,患有 COVID-19 的孕妇发生早产和死产的风险增加,并且可能面临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接种疫苗的好处超过了怀孕期间接种 COVID-19 疫苗的任何已知或潜在风险。目前 FDA 批准或 FDA 授权的 COVID-19 疫苗(即 mRNA 疫苗和非复制病毒载体疫苗)不是活疫苗,不会引起孕妇或胎儿感染。
我国卫健委也建议: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3]。
问题九 疫苗对新冠变异病毒有效吗?
有效。病毒会不断变化或“突变”,从而形成新的毒株或“变异”。目前已经有几种新的COVID-19病毒变异,但现有疫苗对不同变异病毒依然具有部分保护效果。
问题十 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第一版指南新冠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及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对于妊娠期妇女疫苗接种,美国CDC建议接种是因为美国新冠流行比较严重,如果不接种,发生感染概率大。但在我国,即使怀孕期间不接种,发生感染概率也会低很多;而且目前尚未确定这些疫苗对儿童或孕妇的安全性,故不接种可能会更安全(这是我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 广东省3~17岁儿童和青少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J],广东医学, 2021,42( 10): 1141-1146.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raft landscape of COVID-19 candidate vaccines. http://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draft-landscape-of-covid-19-candidate-vaccines (Accessed on November 26 20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14(2): 89-90.
4. 曹玮. 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专家建议[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36(15):6.
5. 殷荣,钮蕴超, 缪晓辉. 《特殊人群(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解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10):588-590.
6. Suresh L. Update on COVID-19 vaccines and autoimmune-mediated rheumatic diseases[J]. Reumatologia, 2021,59(4):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