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肛周脓肿基本知识
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
重点:
1) 是肛瘘的前身,一旦感染就埋下了肛瘘的种子,拖延只会使情况更加复杂,导致未来手术难度大增,并且治疗效果变差;
2) 属于急性化脓细菌感染疾病,与痔疮属于两种不同疾病。“肠道菌”是源头是致病的要素。肠道菌进入肛窦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致肛腺液流出受阻,引起肛腺感染,感染通过肌间隙、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3) 本病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二.本人肛周脓肿起病过程
周四晚,洗澡发现屁股沟离肛门1-2cm处有一个黄豆大的鼓包,以为上火或是长痘痘,不以为然;
周五白天感觉鼓包处隐隐作痛,坐着就痛,晚上洗澡发现鼓包增大变长,大概两个花生米的长条,由于非贴近肛门,仍不以为然,觉得过两天就消了;
周六白天依然疼痛难以坐着办公,晚上回家发现鼓包大约有乒乓球大小且发红,此时已经觉得不正常了;
周天上午一大早直接去了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直接被判肛周脓肿,需马上住院准备手术,当天脓肿溃破,出了一滩血后不痛了,完全跟没事人一样。
重点:
1) 起病非常不经意,黄豆大的鼓包容易被忽视;
2) 起病急发展迅猛,鼓包增大非常快,仅仅三天就乒乓球大小。
3) 溃破前疼痛,破后不痛,但不代表就没问题了。
三.术前的顾虑与紧张的心情
入院当前直到术前,对手术的恐惧和术后的漫长恢复期的担忧,导致自己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十年前给朋友介绍过医生做过肛瘘手术,对此手术的认知就是痛苦和糟心,而且心声上一些描述太真实,着实增添了许多焦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
1) 术后没有麻药后身体的疼痛将达到顶峰;
2) 上大号一拉就痛,就像拉玻璃渣似的;
3) 换药是另一个鬼门关,医生拿着镊子捅菊花,往菊花里面塞纱布;
2. 术后没长好
1)增生肉芽:拿剪刀无麻直接剪掉,血迹斑斑…
2)假愈合:即里面的肉还没长好,外面的口子先长上了,要到医院切开;
3. 术后恢复期长,生活不便
1)很长时间里,上完大号不能用纸,只能水冲洗;
2)调节饮食确保便便正常,拉肚子和便秘都不好。
四.手术过程
手术当天,七点开始抽血、测血压、心电图、胸片等术前检查,然后是剃肛毛、打开塞露,排便三次,后面两次尽是油和水了。术前需等待各项检查结果,直到11:00过才进手术室,等待过程中心跳100多,血压140+/90+居高不下,实在是慌。
手术台只有半个身子大,侧躺上去,大腿收到肚子上,被绑上布条防摔,跟医生说自己对疼痛很敏感。闲聊几句后突然就不紧张了,心跳血压正常。医生开始在尾椎关节里注射麻醉剂,很快就麻了。
主刀医生动作麻利,感觉大概十分钟就说好了,然后应该是局部修整、缝合和止血,全过程大概二十多分钟就顺利结束了,没有难以忍受的疼痛,仅仅有几下打针式的刺痛。然后等了一会就被推回了病房。
术后两小时之后进食了白粥,到傍晚顺利拉了第一次尿,其余时间基本都在睡觉,没有麻药过后的剧痛,也没有纱布填充的不适感,基本处于睡觉状态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被医生叫去取肛内压迫伤口填充的纱布,医生说可能会有点疼,结果也不疼,非常顺利取出两团纱布。
回顾整个手术过程,重点是止痛、止血控制的非常好,手术非常顺利,没有想象中的术后剧痛而且出血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