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49岁,是一位超市业主。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她觉察到自己的月经量比以往多很多,而且经期变长。起初,她认为这是更年期的正常现象,没有太在意。然而,今年初她开始出现同房出血,有时在非月经期也有流水样物从阴道流出。这使她开始担心是否患上了妇科疾病。两个月后,她去附近的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医生告诉她患上了宫颈癌。
尽管李女士的故事并不罕见,但是许多女性在更年期期间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妇科肿瘤的信号。那么,更年期月经紊乱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哪些预防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更年期月经紊乱的类型: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波动,导致一系列的身心变化。更年期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量、色、质等方面的异常。根据《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更年期月经紊乱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 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周期从正常的20~30天缩短到10~20天,甚至更短,而且经量逐渐减少,直至闭经。这种类型的月经紊乱是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所致。
2. 月经周期延长:月经周期从正常的20~30天延长到40~50天,甚至更长,而且经量增多,甚至出现大出血或淋漓不尽。这种类型的月经紊乱是由于卵巢功能不稳定,雌激素分泌波动所致。
3. 突然性绝经:原来月经规律正常的女性
突然停止月经超过12个月。这种类型的月经紊乱是由于卵巢功能突然衰竭,雌激素分泌急剧下降所致。
更年期月经紊乱的诊断和治疗:
更年期月经紊乱需要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不能忽视或自行用药。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月经异常,如妊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体检和相关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更年期月经紊乱。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 抽血检查:主要是检查性激素水平,如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等,以及其他内分泌水平,如甲状腺功能、垂体功能等。
- 子宫B超检查:主要是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和有无肿物存在,以及卵巢大小和有无囊肿等。
- HPV和TCT检查:主要是检查宫颈有无癌前病变或癌变,以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
如果确诊为更年期月经紊乱,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 孕激素治疗:如果月经周期过长或过短,或者月经前后出血不规律,可以在月经中期(相当于排卵日期)之后周期性地补充孕激素,使月经按时来潮,避免不规律出血,同时保护子宫内膜,防止过度增生或癌变。
- 雌激素加孕激素治疗:如果服用孕激素仍未恢复正常月经,或出现更年期症状如潮热、盗汗等,医生可能会检查雌激素水平。如果雌激素水平较低,可以给予雌激素加孕激素治疗,模拟正常的月经周期,同时缓解更年期症状。
-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运动、饮食均衡、补充钙质和维生素、多喝水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波动,减轻压力也是很重要的。
更年期月经紊乱的预防:
更年期月经紊乱是一种难以完全避免的生理现象,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其发生的风险和影响:
- 定期妇科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子宫B超、TCT或HPV等,及时发现并治疗妇科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
- 早期干预:如果出现月经紊乱的迹象,如月经量或周期的变化,要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不要等到出现大出血或停经才去看医生。
- 合理用药:如果需要用药治疗月经紊乱或更年期症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定期复查和评估药物的效果。
- 科学认知:更年期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并不是一种疾病。要正确对待更年期的变化和挑战,不要过分恐惧或焦虑。保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保持乐观和自信的心态。
更年期月经紊乱是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不要等到绝经才重视。如果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可能是子宫肿瘤的信号,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让自己度过一个健康和快乐的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