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出轨”的拇跖趾关节半脱位,让拇外翻“回家”!

吴家满医生 发布于2020-12-07 14:57 阅读量9310

本文由吴家满医生(满医生)原创

拇外翻的治疗方案



方法一:跗跖关节松动/牵引


我们可以通过针对跗跖关节进行轻微相对的松动,打开关节间隙,给关节增大活动的空间来改善拇外翻。



1.jpg


方法二:跖趾关节调整


治疗师双手定位第一跖趾关节,进行关节松动。目的是为了打开关节间隙给内收的趾骨进行的外展松动,同时给外展的跖骨进行内收松动。



2.jpg


方法三:拇内收肌松解


由于拇内收肌紧张,所以我们要针对拇内收肌进行手法松解。这样才能减缓趾骨内收的应力,从肌肉的角度去开善趾骨内收的症状。



3.jpg


方法四:抓毛巾训练(适用于功能性扁平足)


训练目的是为了训练足部小肌肉群为主,我们将毛巾平铺放于地面,通过屈曲脚趾来进行肌肉训练。




方法五:旋后运动(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我们从很多扁平足中能看到,距骨的位置其实是旋前的。所以我们通过手法来针对距骨进行旋后的矫正,这样也能起到让足弓逐步恢复曲度的作用。



6.jpg



方法六:下肢平衡训练


在平衡垫上进行下肢平衡训练可以锻炼到我们的足踝的稳定性,增强本体感觉和控制觉。减少内翻性踝扭伤的出现。




7.jpg



方法七:松解腓肠肌


腓肠肌也是我们常说的小腿三头肌,小腿三头肌过紧是导致踝背屈不足的因素之一。通过针对腓肠肌进行手法松解就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



8.jpg



方法八:刺激足底筋膜


通过踩筋膜球来对足底筋膜进行放松,或者可以坐位下对足底筋膜进行拉伸。筋膜如果过度紧张我们也无法完成很好地踝背屈动作。



9.jpg



方法九:胫前肌训练


通过弹力带固定在脚掌外侧,引导患者进行外翻的动作,感受胫前肌的发力。然后给予一个与动作方向相反的弹力,让患者进行外翻抗组的练习。这样可以通过抗组的方式来增强胫前肌的肌力,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增加背屈活动度。




方法十:臀中肌训练


我们在锻炼的时候要不能只看局部,还要去看整体。很多人由于臀中肌无力,会导致骨盆的稳定性不足,从而导致下肢力线出现异常。


通过蚌式开合、螃蟹步都可以很好地对臀中肌进行激活和肌力的训练




方法十一:核心训练(腹横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


我们所有动作的开始最先激活的都是我们的腹横肌。腹横肌的锻炼在训练中尤为的重要。


腹横肌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死虫式来进行锻炼。


腹直肌和腹内外斜肌可以通过俄罗斯转体、平板支撑、四足游泳等动作进行练习





方法十二:SPS训练


SPS训练也是弹力带螺旋链训练,是最近在国内非常流行的一种训练方式,可以通过这个训练来放松我们的垂直肌肉链,增强我们运动时的螺旋运动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搜这项技术。不只是能够针对步态进行训练,还能够治疗脊柱侧弯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方法十三:肌内效贴


主要是以固定贴的方式来进行贴扎,防止距骨的内旋导致足弓塌陷。


19.jpg



其实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光有我们治疗师去进行治疗是非常难的,我们还应该需要患者的配合。患者积极锻炼加上矫正器具的帮助是可以让我们的治疗效果事半功倍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