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脊柱侧弯畸形角度不超过30度,患者外表可无明显的畸形,家长是不易发现的。
早期发现此病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通过前屈试验加以检查,让孩子站立,双手平齐向前弯腰,检查者在前方观察其背部两侧是否对称,如果有脊柱侧弯,则背部两侧不对称,建议10岁以上的孩子应3个月观察一次。
还有一种简便方法是,当家长怀疑孩子脊椎侧弯时,可让孩子双脚打开至肩膀的阔度,双手向前伸直再掌心紧贴,膝盖伸直,然后身体向前倾90度,假如孩子的背部高低不平,有不对称和偏歪,可能已经患有脊椎侧弯问题。要及时到医院骨科或脊柱外科检查,由专科医生做细致的体格检查,借助X线片,才能最后确定。X线检查还可排除椎骨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只有早期诊治,预后才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脊柱侧弯治疗包括心理治疗、保守治疗(对称性运动、支具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患有脊柱侧弯的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身患残疾,是他人嘲笑的对象,变得自卑、内向,有的可能迫切要求手术,患儿家长也会变得焦虑、急躁。此时,医生要注重心理调护,耐心细致向家长和患者讲解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和顾虑。
保守治疗的目的是矫正畸形,争取在生长期间,畸形不增加或增加缓慢。主要方法是密切观察,加强肌肉锻炼,使用特殊的脊柱侧弯支具保护和矫形。加强肌肉锻炼可选择对称性运动,如蛙泳、仰卧起坐、俯卧撑、体操等,以利于保持肌肉对称性平衡。避免选择非对称性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年龄较大、侧弯程度较小的患儿,可以通过佩戴支具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目前有研究表明cobb角小于50度的脊柱侧弯是支具治疗的适应症,佩戴支具能有效阻止侧弯的进展。
中医将脊柱侧弯分成3个证候诊断,分别是:肾气不足证、肾阳亏虚证、脾肾阳虚证。
中医治疗包括正脊牵引、推拿拔罐、中药内服外用、小针刀疗法、功能锻炼等。中药辨证论治,如肾气不足证宜益气补肾,方用补骨脂丸加减;肾阳亏虚证宜补肾壮阳,方用右归丸加减;脾肾阳虚证宜温补脾肾,方用右归丸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正脊调曲纠正椎体和骨盆旋转,进而改善侧弯,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手法推拿和小针刀有剥离韧带粘连、改善肌肉营养、加强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弹力的作用,还可通经活络,改善气血循环,使软组织和韧带得以软化。牵引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到复位的目的。经牵引后使用必要的支具固定使已复位的脊椎稳定不变,不发生回缩变化。
青少年脊柱侧弯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只有极少数情况才考虑:一是支具治疗不能控制畸形发展,脊柱侧凸的度数继续增加;二是肺功能障碍以及躯干不对称,畸形十分严重需矫形者;三是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较年长患者的疼痛或伴有神经症状者;四是45度以上的青少年脊柱侧凸。临床上,10度以下是观察期,10度到20度是锻炼期,20度到40度是支具治疗期,40度以上是手术期。不要为了所谓的“美容”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