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中医来说,就是正邪两气相争!

吴家满医生 发布于2020-11-29 15:27 阅读量7306

本文由吴家满医生(满医生)原创

失眠的中医治则:扶正祛邪


6.jpg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


失眠的发生、发展在一些情况下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针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如胃气失和、心火炽盛、痰热内扰、肝郁化火证型的失眠,皆因邪实而发,久则伤及正气,使失眠更加缠绵难愈。

这时应用针灸扶正祛邪,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刺络放血有祛邪的作用。


10.jpg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引起:


1心肾不交:心烦入睡困难

中医所说的“心肾不交”通常是指心火降不下去,肾水也升不上去。


5.jpg

心火不降,人就多梦失眠;肾水不升,人就容易口干舌燥。

心肾不交表现为:多梦、心烦、腰膝酸软;晚上感觉发热,但脚又冰凉;小腹不暖,有的人还伴有心悸、口舌生疮等。


2肝火扰心:易怒彻夜不眠

肝火旺的人往往脾气急躁 , 爱生气爱操心,比较容易焦虑 。


肝火扰乱心神时就会引起失眠 , 这种失眠的表现是心烦意乱,梦多,一做梦就醒 ,醒后不容易入睡 ,严重时感觉口苦 。

肝火扰心型失眠者,最关键的是要消除烦恼,尽快解除心中怒气,从而消除肝郁化火的状态。


7.jpg


3胃气不和:痰多胸闷失眠

胃气不和、痰多的人,多半是过食油腻甜品,或者暴饮暴食。


从而损伤脾胃,使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导致水液在胃肠内停滞,产生痰湿,痰湿郁久化热,痰热扰心,使其心神不宁,最终出现失眠。

因此这类失眠者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口味上也不要过食油腻、甜腻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


8.jpg


4心脾两虚:多梦易醒难睡

心脾两虚型失眠,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


脾伤则无以生化气血,血虚难复,不能上奉于心,致心神不安,而成失眠。

这类人群平时饮食要注意补养气血,脾胃功能恢复,自然心神得养。


9.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