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1岁9个月的小宝宝走路时摔倒,当爸爸的连忙伸手拉起宝宝的小手帮他站起,不知怎的,小宝宝哭闹不止,不愿用患肢取物,小手肘关节不能屈曲,不能抬手了。当父母的非常紧张,抱孩子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满医生就诊。原来小宝宝肘关节桡骨小头半脱位,满医生检查后,一边和小宝宝说话逗乐分散其注意力,一边在不知不觉中为其进行了手法复位,小手马上就可以屈曲了,疼痛也立即消失了,小宝宝停止了哭闹,还可以调皮地用伤手玩起满医生的笔呢。
“桡骨小头”在哪里
桡骨小头位于肘部。正常人肘关节由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以及肱骨下端构成。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前臂有两根骨头,当手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前时,靠近自己身体一侧的叫作尺骨,远离自己一侧的叫作桡骨。
前臂带动肘关节旋转时,桡骨总是围着尺骨转。为了防止桡骨在旋转的时候脱位,尺骨上有一条环状韧带紧紧套着桡骨的"脖子"--桡骨颈。
桡骨颈的上方结构就是桡骨小头,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桡骨头未完全发育,环状韧带松弛,不能很好固定桡骨小头。因此,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内旋时,如果外力用力纵向牵拉,那就很容易导致桡骨小头从环状韧带下脱出。
为什么会脱位
为什么说年轻妈妈们会经常碰到这个问题呢?原因就在于,当大人牵着自己的宝宝们走路时,不免会出现孩子不听话乱跑的情况,这时候如果一用力拉住孩子,孩子的肘关节正是处于伸直、前臂内旋的体位,所以很容易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那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出现了桡骨小头半脱位呢?当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后,受伤的肘关节处于稍微屈曲或伸直位,孩子可能会哭闹不止。尽管有的孩子说不清哪儿疼,但孩子会拒绝使用和活动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