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和患者需要“亲密接触”原创: 王悦宁 健康报医生频道 2018-01-07

王悦宁医生 发布于2019-12-05 23:50 阅读量7019

本文由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原创

广州的马老师左下颌肿痛,用了几天抗生素无效,下颌的包块变大、变硬,疼痛逐渐加重,并有咀嚼吞咽困难。他到医院做了彩超,结果显示:不排除占位,建议住院或增强CT检查。这可把马老师吓坏了,辗转了几家三甲医院,先后看了口腔科、五官科、颌面外科。




几位专家意见不一,最终决定先抗感染治疗。打完针回家,马老师对着镜子摸了摸舌下肿胀处,触到一个小硬物,用牙签挑出,发现是个小结石,并从舌下破口处涌出一些腥臭脓液。次日,肿痛就明显减轻了。马老师带着小结石给医生看,得到的回答是:结石阻塞了舌下腺出口,导致感染脓肿。病情很快恢复。马老师纳闷:几个医生都看过,为什么都没摸一下我舌下的患处呢?






深圳的姚女士也经历了这样一趟艰难的“门诊之旅”。姚女士因“咽痛、吞咽困难1周”到医院就诊,先后看了耳鼻喉科、消化科、急诊科、中医科共6位医生,经过喉镜、食管吞钡、胃镜等检查,先后诊断为慢性咽炎、糜烂性胃炎、化脓性扁桃体炎、食管炎。各种治疗两周毫无起色。最后,一位医生摸了摸她的颈部,明显有压痛,这才怀疑到甲状腺问题。故转到内分泌科,经检查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后完全恢复。姚女士心怀疑虑:之前做了那么多检查,为什么都没有医生想到摸一下我的颈部帮助诊断呢?




如今,医学诊断领域新技术迅猛发展,这些检查技术手段虽能提供更微观、更细致的病理改变或图像,甚至可以做出病因学或病理学的决定性诊断,但不能取代问诊、体格检查和常规检查,更不能代替临床思维。




1977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张孝骞教授会诊一名病人。这名男性患者多次发生病理性骨折,站立困难,曾被诊断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均无效,长期医治不愈。张孝骞教授研究了临床记录,在查房时,仔细为患者做了全身检查。他在病人右侧腹股沟发现有一个黄豆大小的肿物,立即想到这个肿物可能分泌某种激素物质导致钙磷代谢异常。




手术切除肿物后,病理诊断为间叶瘤,瘤体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分泌颗粒,从而确诊了一例间叶瘤合并抗维生素D的低血磷软骨病。这种病在世界上极为罕见。术后,患者钙磷代谢恢复正常,症状很快消失。一年后随诊无复发。试想,如果没有体格检查的发现,诊断便无从谈起。这一简单的触诊,成为协和诊断历史上的经典案例。




触诊作为一项基本体格检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临床诊疗中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在门诊。有时,医生在问完病史后就开出一系列检查单,不与患者发生任何接触,这样既无法获得患者状况的特殊信息,使诊断失去方向,又和患者产生明显的距离感。




医生们应当记住:在触摸患者时,不仅能获得诊断信息,同时你的手也在传递温暖和爱。(文/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王悦宁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