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愉快的、终身难忘的南国修理下水道之旅!

刘付英聪医生 发布于2018-11-19 21:37 阅读量7918

本文由刘付英聪医生原创

      人生如旅行,一程又一程,一程一风景,各有风光无限。

       受不了二十多年顽疾的困挠、二十多天的持续疼痛,消除不掉对地方医院的怀疑和对疼痛预期的恐惧,从网上查找了四五天、百般犹豫后,我毅然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去求医,找到这家专科医院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我没有预约,几经周折,终于在五楼的住院部见到了素未谋面的刘付英聪主任,当他得知我是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急匆匆从来千里之外的湖北赶来,刘付主任格外关切,在住院部给我做了检查,当时满员没有了床位,我又疼痛难忍,连肠镜都无法做,刘付主任放下手头的活忙前忙后,给其他病人做工作提前出院腾床位,又协调男女病号房间问题,给我耐心解说病情,告诉我这么远来找他,他一定认真治疗,让我放心。晚上六点多,我终于戴上了住院手环,开始了病号生活这一程。       

       第二天一早,灌肠、血压、血尿常规等术前准备,管床郭航勇医生年轻儒雅,负责认真,逐条逐项术前谈话。十点多,我接到通知到手术室门口等候,心里七上八下,上了手术台,看到主刀的刘付主任,踏实了不少,手术麻醉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做的,只有腰以下木木的感觉,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我全程都是清醒的,还可以不时和刘付主任沟通,他亲切,温文尔雅,慢声细语,除了麻醉不能动,术中我几乎没有痛苦。术后十几天,我和其他病友们一样,从第一次下床开始,级级过关,其中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一有时间,刘付主任就到床前了解、询问情况,给我指导,并不只是对我,对他手术的所有病号,他都关切关注,细致入微。

       刘付主任每天的日程都是满满的,如果哪天有手术,他就提前上班,先到病房换药室,病号们在他的换药室门口排着队等着让他换药,直到他要到手术室实施手术;如果他值门诊,一早上复查的、看病的、换药的队伍就会排到他门诊室外,大家都想让他看一下伤口,做最及时处理。他总是不断的鼓励病人,让我们安心,有信心。因为我的情况特殊,他还交代助手丽娜医生,要给我格外关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让我把薰泡药拿回病房自己熏洗,可以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减少费用。

       住院十几天,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外二病房和谐温暖,好多和我一样的只身前来手术的大有人在,刘付主任要大家互相照顾,经常聊聊天,先来的把过来人的经验分享给后来的,晚饭后,大家互相督促到走廊里蹒跚散步,分享个人经验,先来的照顾、指导后来的,江西九江来的水艳,浙江杭州来的小王,小到五六岁,大到六十多岁,男女老少宛如一家,每天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在这里,男女老少没有顾及地讨论在外面不好开口的病情,家在附近的病人把家里送来的饭食水果分给其他人,我们偶尔也私下里议论一下医护,大家心照不宣地对刘付主任充满信赖,尊重,甚至不忍用任何俗气去玷污他的高洁,在大家眼中,他就是病人圣洁的守护神,这些病人们每天主动地把连家人都没有关注过的隐私呈现给他,等他检查、修剪、宣判。在他眼中,没有性别,没有尊卑,只有他的作品,他就是一位能工巧匠,每天都在不厌其烦地对作品进行着精雕细琢,力求尽善尽美,我们也在他的精心雕琢中,日见进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医院注定是个你来我往交替往复的地方,来一波走一波,医患在可长可短的日子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时间久了,医生也许认不得过去的病人了,但病人会永远记住给予自己帮助的医生。工作关系我要出院了,刘付主任很不放心,因为我出院后要回去上班,不能像本地病人那样,每天或隔天回来换药,医生也无法直观看到和及时处理术后的情况,刘付主任针对我的情况,给出个性化要求,以便及时准确掌控伤情,以人为本,尽最大努力优化病人以后持久的生活质量。

      我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昔日的病友们一路关心,还在说起他们在回院换药时,刘付主任还在嘱托助手,一定要及时跟进像我和水艳等出院的外省病人,要及时换药、准时复查。

      家乡已经是冬天,我从千里之外感到的阵阵暖流,从深圳中医肛肠医院李一兵院长、郭文涛院长助理、刘付英聪主任和外二的郭航勇医生、毕春璐医生、无莎丽娜医生、赵若木医生、方护士长等医护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师德如医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何其幸运!我这半生,身体素质不好,但也没有大的问题,生孩子是第一次,这是第二次住院,也算是人生重要一历程,在这一程,我遇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人。

 本文原稿出自本文的主人公----鄂籍一音乐老师付老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