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术后还有打鼾和口呼吸,手术没做好?

冼志雄医生 发布于2024-04-24 23:20 阅读量6260

本文由冼志雄原创

有时候会有家长问,为什么做完腺样体手术,还有打鼾和口呼吸,甚至比以前更严重了?是不是手术没做好?下面给家长们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如下图,孩子上气道堵塞最常见的三个原因是:鼻腔疾病、肥大的腺样体和肥大的扁桃体。另外,还有肥胖,以及其他很少见的情况:增生严重的舌根淋巴组织、喉软化症、神经肌肉异常。以上情况都可以导致上气道堵塞,从而出现打鼾和口呼吸。


图片发自160App

腺样体术后的初期,有的孩子打鼾和口呼吸比术前还严重。这是因为,我们手术时鼻内镜进入鼻腔深处,会刺激鼻粘膜导致鼻腔肿胀;另外有的孩子还伴有鼻炎鼻窦炎或者过敏性鼻炎,这些因素都会加重鼻腔的堵塞。经过一段时间的门诊治疗后,打鼾和口呼吸会消失。

腺样体术后过了比较长一段时间,仍然打鼾和口呼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反复发作的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扁桃体肥大,肥胖,以及前文提到的少见情况。所以,做了手术并不是以后就万事大吉。手术只是解除腺样体肥大这个原因导致的打鼾和口呼吸,不能解决上气道所有问题。

孩子平常尽量少着凉和感冒,及时有效治疗鼻腔疾病。扁桃体持续肥大或者腺样体复发(很少),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肥胖可以到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肥胖专病门诊”就诊。牙齿问题和遗传也有关系,可以到“口腔治疗科-早期矫治咨询专科”或者“口腔正畸科-口腔正畸早期矫治专科”就诊。增生严重的舌根淋巴组织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喉软化症绝大多数都是轻度的,一般会自愈。神经肌肉问题很复杂,需要到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等等科室就诊。

手术不一定能解决睡眠张口问题。

张口≠口呼吸!

孩子在排除了上述的各种原因后,仍然长时间张口,其实这个并不是口呼吸。有些孩子本身鼻腔通畅,但是由于口唇肌肉和牙齿的问题,导致习惯性张口。有些孩子由于鼻腔阻塞,只能进行口呼吸。

如何区分 鼻呼吸(习惯性张口)和口呼吸

孩子睡着后,用一个干净透明的小杯子,杯口对着孩子张开的嘴巴2分钟。如果杯子里面只有很少或者没有雾气,就是鼻呼吸(习惯性张口)。如果是雾蒙蒙的,就是口呼吸。

另外,还可以用小棉絮或者小镜子放在嘴巴前面检查有没有经口呼吸。

习惯性张口的矫正方法:除了口腔科的牙齿矫治,我们自己还可以进行矫正,但是必须在没有鼻塞的前提下进行。

1、让孩子经常闭口鼓气(我认为这个方法最简单有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可以通过让孩子吹口哨、吹小喇叭、吃棒棒糖、嚼口香糖后吹泡泡等方式,训练孩子闭口呼吸,并且通过舌头和脸颊的运动促进口腔和牙齿的清洁。

2、每天做上下唇、颊肌的训练。可以反复用上下唇夹住一张硬纸片并且快速抽出,每天三次,每次5分钟左右。

3、运动的时候,孩子都习惯于用嘴巴呼吸,大口喘气,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密切关注,鼓励孩子用鼻子呼吸,长此以往,便能改变孩子口呼吸的习惯。

以下是鼻呼吸及口呼吸的科普图片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