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明了读懂腺样体肥大要不要手术

冼志雄医生 发布于2024-04-24 17:22 阅读量7880

本文由冼志雄原创

检查发现孩子腺样体肥大,该怎么办?要不要手术?我在这里简单易懂地给大家分享我20多年治疗该病的心得。

腺样体位于上气道的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腺样体出生时即存在,正常情况下,出生后逐渐增大,6-7岁达到最大,10岁开始萎缩,15岁左右时达成人状态。 


图片发自160App

腺样体有轻微的免疫功能,3岁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腺样体反复受到各种炎症刺激,则会发展成为一个“病灶”,这个阶段孩子更容易发生感冒、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及扁桃体炎性肥大。

腺样体堵塞后鼻孔≤50%称为腺样体增生,≥51%称为腺样体肥大。首选鼻内镜检查,次选鼻咽CT检查,堵塞程度可以用“ %”表示。不太建议鼻咽侧位片检查(误差较前者大)。

腺样体肥大可以堵塞上气道,孩子出现睡眠打鼾、口呼吸、呼吸暂停(憋气),从而导致腺样体面容、大脑缺氧、中耳炎、鼻窦炎、反复清嗓咳嗽、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甚至生长发育迟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腺样体手术就是为了解除上气道(鼻咽部)的阻塞。


图片发自160App



特别强调

      做了手术并不是以后就万事大吉,手术不一定能完全解决睡眠打鼾和张口问题!

      不要因为腺样体会自然萎缩,就不干预孩子的长时间打鼾和口呼吸!

      张口≠口呼吸(请阅读“腺样体术后还有打鼾和口呼吸,手术没做好?”)


腺样体要不要手术,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对号入座。


图片发自160App



第一类 需要直接手术:

1、 腺样体肥大≥90%,同时扁桃体大II或者III度肥大,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1个月。

2、 先后2次检查腺样体≥80%,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3个月,已保守治疗。

3、 先后2次检查腺样体≥70%,睡不安稳有憋气,(或者睡眠监测检查有呼吸暂停/缺氧),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3个月,已保守治疗。

4、 腺样体≥70%,伴有中耳炎且治疗1个月以上仍有积液,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3个月。

5、 先后2次检查腺样体≥70%,伴有鼻窦炎反复发作不愈,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3个月。

6、 先后2次检查腺样体≥70%,伴有扁桃体大II度肥大,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3个月,已保守治疗。

7、 先后2次检查腺样体≥70%,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半年,已保守治疗。

8、 先后2次检查腺样体≥51%,伴有扁桃体大II或者III度肥大,睡不安稳有憋气,(或者睡眠监测检查有呼吸暂停/缺氧),经常打鼾或者口呼吸≥半年,已保守治疗。

第二类 暂时不手术,规范化保守治疗1个月,无明显改善就需要手术:

1、 上述第一类情况中,已经符合手术条件,家长不愿意手术的。

2、 上述第一类情况中,有任何条件不符合的,均可保守治疗。

  (请阅读“简单明了读懂腺样体肥大的保守治疗”

第三类 目前不需要手术,平常需要注意观察,以后病情加重有可能要手术。

1、 偶尔或者完全无打鼾和口呼吸,腺样体肥大≥51%。

2、 所有未满10岁孩子,平常均需要注意观察有无打鼾和口呼吸,尽管目前没有相关症状及腺样体肥大。

第四类 完全不需要手术(已满10岁孩子)

1、 完全无打鼾和口呼吸,鼻内镜检查腺样体≤70%。

2、 偶尔打鼾或者口呼吸,鼻内镜检查腺样体≤50%。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