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耳前瘘管不简单

滕以书医生 发布于2021-04-17 00:28 阅读量7815

本文由滕以书原创

今天介绍下耳前瘘管的吧。从一个病例说起,照常忙碌的门诊,只要坐下来,喝口水对我来说都是奢望,很多家长带着孩从周边城市过来,也有挂不到号,过来碰碰运气,看看医生能不能给加号,为了能多帮一个孩子解决问题,只能尽量的挤时间,动作再快一点,沟通再顺畅一点。


跑题了,讲这个病例吧,这个5岁的小姑娘,家住惠州,记得第一次找我看病的时候,孩子妈妈带着孩子进来,第一句话就是“滕医生,请尽快帮我安排手术吧”,我心想啥病啊,不是气管异物吧,赶紧让孩子坐下来看看,原来是耳前瘘管感染,不同的是这个孩子瘘管周皮肤糜烂,大约2*3cm大小,糜烂的皮下全部是肉芽。孩子妈妈给我讲了治疗的曲折过程,1年前发炎后在当地医院切开排脓,然后就开始了与这个小瘘管的1年抗争过程,孩子都没有怎么上学,现实是残酷的,感染就没有好过,抗生素吃了一箩筐,越来越加重了,孩子每次换药都疼得嗷嗷叫。每次医生都是开个抗生素,加几次换药。


看着这个羞涩的小女孩和那个大大的感染灶,现在手术可以,但术后面部的瘢痕怎么办,炎症期间手术术后复发怎么办。我和孩子妈妈交代了这两个问题,孩子妈妈坚决的说,“复发和瘢痕也认了,只要滕主任能给马上做手术”。 听到这句话,心里很感动,家长真的很信任我,也是给这个小小的瘘管折磨坏了。我还是建议家长控制炎症后再手术,主要是瘢痕小的多,女孩子长大很在意。以后我会亲自给孩子换药。于是开始了在我这里的治疗,换药要清理掉肉芽,要不然伤口不会长。每次给孩子换药,毕竟还是个5岁的孩子,虽然很乖,但每次疼的嗷嗷叫,孩子妈妈总是娴熟的用身体压住孩子,双手抓住孩子的手,还得找个护士姐姐帮忙,和打架一样的,我能做的就是加快速度,让孩子少哭一会。家长为了换药方便,住在深圳的亲戚家里,记得有一次我问孩子妈妈,“孩子还敢来医院吗,每次来都和杀猪一样”?“和她讲了,她也想早点好,虽然哭闹一下,很快就好了”。真是个勇敢懂事的孩子!经过2周的换药,孩子的伤口明显好了很多,我说可以手术了,这种手术不能等,要不然又发炎了,又要开始一个轮回。手术当然很顺利,术后孩子恢复很好,至今也没复发。


小小的耳前瘘管,1年时间搞得这个家庭鸡飞狗跳,父母的担心、心疼和焦虑都能体会到。下面是家长很担心的几个问题:

  “医生这是小手术吧?局麻可以吗?”爸爸妈妈们总是想当然。

   麻醉的方式不仅取决于手术复杂程度,还取决于患者的配合程度。耳前瘘管的手术相对简单,部分青少年及成人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较高,可采用局麻的方式;反之,配合度和自控力较差的儿童,或着较为复杂的复发病例,则应选择全麻。

头发也要剃?


   “听说手术后,嘴巴会歪、眼睛闭不上?”一知半解的家长,打印着百度结果逐条追问。

   尽管某些复杂的耳前瘘管可延伸至耳廓上方或者耳后,但是耳前瘘管胚胎源自第一鳃弓,其分布和走行均位于腮腺咬肌筋膜层面以上,而面神经源于第二鳃弓,潜行于深在的腮腺实质内,两者在解剖学上不存在交汇,可谓“老死不相往来”。患者的杞人之忧,或许是将耳前瘘管与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混淆了。所以,耳前瘘管手术伤及面神经的可能性只能是“针尖儿上落灰”的事!

听力会受影响吗?


   “耳前瘘管既然与耳有关,手术后听力是否受影响?”患儿的奶奶似懂非懂。

   耳前瘘管严格意义来说是耳廓的先天性鳃源性畸形,确实与“耳”有关。但是,听力是否受影响取决于内耳、中耳以及外耳道的病变,而耳前瘘管病灶手术范围基本局限于耳廓的前上方,偶可累及耳甲腔,并不涉及外耳道和中内耳,因此“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顾虑大可不必!

切口会留疤吗?

  “手术切口不大吧?能用美容缝线吗?不会永久留疤吧?”家长机关枪扫射式地追问。

   耳前瘘管的好发部位是颜面部重要的视觉交流区域,手术切口的微细化和无痕化是每一位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日益在乎的美容需求。然而,任何颜面部的开放性手术,均不可避免遗留切口,但是,通过采用顺应颜面皮肤张力线的切口设计、术中精细操作、切口无张力缝合、术后感染预防,可最大程度地改观切口的疤痕问题。即使存在细微的疤痕,术后亦可隐蔽于耳前皮纹的自然皱褶里,或者为耳前发际的头发所遮盖。所以美,不单是患者的永恒期待,也是术者的由衷至爱!

手术怎么做?

   “医生能告诉我这个手术怎么做吗?”求知欲望强烈的患者,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个比方,耳前瘘管的瘘口就如露在地上的地瓜叶,瘘管及其盲端就好像深埋于沙土里的藤和瓜,手术就是割除地上的叶子,并顺藤摸瓜,把地底下整个根系的茎和瓜连根端除。有些时候,为了完整切除瘘管的各个分支,术前还需经外瘘口注入示踪剂(美兰)显影瘘管,便于切除。

容易复发吗?

  “听说耳前瘘管手术复发率较高,有没有一次性根治的办法?”家属总是这般完美期望。

   确实,文献报道的复发率在0%~42%之间,仔细分析,这与瘘管走行分布的复杂性,术者对疾病的理解、对局域解剖的熟悉、手术技巧、手术时机的掌控无不相关。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主刀医生肯定尽100%的努力,希望你100%不复发!

复发,还有机会吗?

   “大夫我们已经做了一次手术了,你这里能帮做干净吗?”患者的言语中透露出无助和期待。

   相对于初治的病例,复发病例的处理较为棘手,但也并非难事。做足以下功夫,依然可以手到病除。首先,复发的病例,由于既往的手术改变了区域的解剖和层次,继发的疤痕和肉芽也影响了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分辨,再次手术时机应尽可能选择炎症静止期。其次、整块切除技术是确保根治的前提,已有的研究表明瘘管的残留与软骨膜未完整切除有关,因此再次手术务必切除受累的耳屏软骨膜或部分软骨。最后,术者如具备颜面整形技术,则不必对修复有所顾忌,对于大范围切除后遗留的耳前皮肤缺损,可采用局部转移皮瓣I期修复。

耳前瘘管亦可称之为先天性耳前瘘管,其患者较多。患者出生即可出现此症状,主要因患者胚胎时期发育不完善导致。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病率较高,患者表现为耳屏上方一侧或双侧出现小孔,小孔类似针孔,不易引起患者注意。部分患者的先天性耳前瘘管终生无发炎现象。先天性耳前瘘管内部为具盲端的囊袋,因此一旦发炎,则炎症控制难度较大

耳前瘘管.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