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一时爽,一直吃却不能一直爽,真的吃成腹泻,拉到腿软,可就需要重视了。
但首先要明确,上次厕所次数多就是腹泻吗?
当大便出现次数增多(大于 3 次/天)、含水量增多(大于 85%)及总质量增多(大于 200g/天)的症状时,可以说是拉肚子了,也就是临床提及的「腹泻」。根据持续时间长短,腹泻又分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
为什么会腹泻?
人类有很长很长的肠道,不仅负责消化吸收,还分泌着大量的消化液。
从我们进食到最后排便,其实是一个吸收与分泌博弈平衡的结果。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各种原因导致分泌增多、吸收减少时,就会出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质稀薄,也就是腹泻。
一般持续时间在两周以内的腹泻,称之为急性腹泻,几乎都是感染导致的。而感染基本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其中病毒又是占了绝大多数,最多见的两种就是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成人急性腹泻的最常见原因。秋冬季节最多,欧美国家的急性腹泻里,诺如病毒引起的接近 80%,一些调查认为我国也超过了 50%。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在成人中,可占腹泻原因的 20% 左右。
能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很多,比如大肠杆菌、沙门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夏季腹泻中,细菌比例会升高,但仍少于病毒感染。
一部分细菌引起腹泻,原理跟病毒感染很类似,主要是水分分泌增多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大约 3~7 天自己会好。
有一些细菌,像弯曲菌、耶尔森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会直接破坏肠黏膜细胞,引起严重的反应,比如高热与脓血便。这种情况虽然也有自愈可能,但需要积极治疗帮助恢复避免后续严重风险。
出现急性腹泻,应该怎么办?
看粪便,可以用些比较粗略的方法来大致确定是否需要吃药。
如果是黄色蛋花样便,或者水样便,基本都是单纯的分泌性腹泻,大便很少会有血性成分。这类情况就是病毒感染或者相对轻微的细菌感染,只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补液和止泻处理。
有黏液脓血便出现、全身症状重、有高热等表现的侵袭性腹泻,请及时就诊。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经验性治疗,并且根据大便培养等进一步检查来确定准确的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最好不要自己随便用抗菌药治疗。
还要注意,血常规检查这时候也没有太大意义。血常规本身可以很粗略地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存在,但很多细菌性的腹泻也不建议用抗菌药。
所以不推荐把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作为需要抗菌治疗的依据,以「血便、发热」等症状表现分辨更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