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矮小症”?早日追上“迟到”的身高

邓腾兰医生 发布于2022-10-04 09:22 阅读量265

本文由邓腾兰原创

如何辨别“矮小症”


经常有家长朋友跟我说,你家孩子个儿头挺高的,咋就感觉自己家的孩子不怎么长个儿呢?这些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不显长,别家的孩子身高挺高的,心里都十分着急。其中很多家长还在网络搜寻了很多关于孩子身高的问题,比如发育迟缓,矮小症等,阅读后更加担心孩子是否也患有矮小症……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初步辨别和预防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症呢?下面我们来讲几个基础的辨别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孩子的身高,初步辨别是否患有矮小症

1、看身高标准差。看孩子身高标准差指的是孩子在同龄孩子之间,比同龄、同地区、同性别的正常儿童低两个身高差(-2SD);

2、看孩子每年身高增长情况。孩子都有自己的身高发育情况,当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厘米时,家长就要警惕了;

3、看孩子身高排名百分比。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身高排在3%之后,也就是说,100个孩童中,孩子身高排在最后三名。100个孩子中有97个孩子都比孩子身高要高,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就诊。


其次,如何有效预防孩子矮小呢?

1、均衡饮食。首先要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要让孩子多吃一些含蛋白质营养的食物,还要适当的给孩子补钙,这些都是可以促进骨骼发育和成长的。同时也需要预防孩子腹泻,因为这样会让营养流失;不要让孩子出现一些慢性疾病,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长发育。总之,在避免孩子营养不良导致生长迟缓的同时,也要避免由于营养过剩,最终导致孩子因为性早熟影响最终身高的发生。

2、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运动可以促进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对孩子身体有利,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跑步、跳绳、打球等;保持充足的睡眠,当孩子在进入深度睡眠后,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会比白天更多一些,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长身体。

3、心理因素。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心情愉快,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完成任务。因为孩子缺乏鼓励、爱抚,在心理上精神压力增大,容易导致孩子内分泌功能紊乱、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最终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缓慢。



4、定期给孩子检查。一般情况下,孩子在0-1岁,每三月检查一次;1-2岁,每6个月一次;孩子在2岁之后每年身高增长大于5厘米,基本上可以排除孩子矮小,可以一年检查一次骨龄,孩子3岁之后年身高增长低于5厘米,家长需要警惕。

5、认知孩子矮小分界线。当孩子4岁时,身高偏矮的话,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查明原因,干预孩子的情况。因为这个时间段孩子年龄还比较好,这段时间干预的话效果比较理想。

虽然孩子的身高70%是由基因遗传做主导作用,但还有30%的后天环境生长因素也不可忽视。


我们再来看看,引起矮小症的因素:

1.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即通常所指的侏儒症,GHD),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

生长激素缺乏原因:①特发性(原发性):这类患儿下丘脑、垂体无明显病灶,但GH分泌功能不足,其原因不明。②器质性(获得性):继发于下丘脑、垂体或其他颅内肿瘤、感染、细胞浸润、放射性损伤和头颅创伤等,其中产伤是国内GHD的最主要的病因。此外,垂体的发育异常,如不发育、发育不良或空蝶鞍,其中有些伴有视中隔发育不全、唇裂、腭裂等畸形,均可引起生长激素合成和分泌障碍,同时可有多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③暂时性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延迟、社会心理性生长抑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造成暂时性GH分泌功能低下,在外界不良因素消除或原发疾病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

2.家族性矮身材。

3.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多由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所致,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鉴别。

5.约1/3宫内生长迟缓儿成年后身材矮小。

6.骨骼发育障碍:各种骨、软骨发育不全等,均有特殊的面容和体态。

7.其他内分泌代谢病引起的生长落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性早熟、皮质醇增多症、粘多糖病、糖原累积病、肾小管酸中毒等各有其临床表现,易于鉴别。某些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

综上所述,一旦发现孩子有矮小的倾向,请家长们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检查。如果被确诊为“矮小症”,也别太慌张,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类型的矮小情况,听从医生的医嘱,采取针对性的积极治疗,早日让孩子追上“迟到”的身高。


相关疾病: